党员干部当若“水”

党员干部当若“水”

老子所著《道德经》第八章中有句关于水的经典之言。谓之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形容为人处世最高境界的品行就像水一样,虽有滋养万物的作用,却不与万物发生争端、产生分歧,一直都在人们最不喜欢的地方,这可能就是“道”的境界。虽有字里行间流露出“道家”的“无为而治、超然物外”的思想。但也不妨我们对水的品质的赞美与感叹。

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善”,实乃做人做事之最高境界,如果每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该学深悟透这“七善”,能够做到以水为镜,学习水的品行,做一个自身定位准确,与人和善,诚信有为的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从政之道,常怀律己之心。

党员干部要具有“水”的坚韧。《汉书·枚乘传》中讲:“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这句话大意是讲滴水能够穿透泰山上的岩石,细细的绳索也可以磨断树干。水并不是钻石的钻子,绳索也不是用来锯木的锯子,这是靠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不停的摩擦,才能够这样。这句话意思主要是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当前党员干部中急于求成的不在少数,往往勇气有余但理性不足,做事不缺乏激情,但缺乏韧劲,工作热情高涨是好事,但往往干事创业过于盲目。习近平总书记讲:“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学习“水”的品质,润万物而无言,执着而不盲目,不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点一滴的积累方能厚积薄发。

党员干部要具有“水”的胸怀。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意思是讲大江大河之所以会有波涛汹涌、深不见底之势,是因为他们能包容任何一条细小的河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一般的胸怀,代表的是一种气度和修养。而气度和修养代表的是一种心态,心态正则干劲足,干劲足则事业成。我们常说:眼界决定胸怀,胸怀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无眼界、无胸怀,鼠目寸光,心胸狭隘,一定难成大事。目前,一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习惯于拿架子、摆谱子,官僚主义气息还常伴左右,长江不择细流方能浩浩荡荡,一个党员干部理应如此,无论是对待同事、下属还是普通的人民群众,都应该力争做到宽容不纵容,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放任。始终牢记“公仆”意识,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像涓涓细水一样去做好每一件事,潺潺流淌,无声无息,不求回报。

党员干部要具有“水”的清澈。俄国著名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写过这么一段话:“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的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委曲的摇曳着,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家”。水之所以这么受到人迷恋,不仅仅因为它是生命之源,更重要的是在于晶莹剔透的品质。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处于第一位,人品正则事业顺。当前,一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仍然存在思想上慵懒松散,生活上腐化堕落,工作上瞒报虚报,注重花架子,热衷于形象工程,受到老百姓的深恶痛绝,在其位不谋其政。水是高雅的,纯净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习水的品质,在自己的岗位默默耕耘,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做为民之事,行为民之风,以清澈的水来折射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