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2)

韩振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2)

三、坚持人民立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如何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坚持人民立场是一个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为具体内容的实践过程,只有使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人民立场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强调坚持人民立场,关键是要真正做到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民者,国之根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要求。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坚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把为人民创造幸福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从老祖宗那里找到现成答案,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勇于拜人民群众为师,同时又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