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以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3)

宋志平:以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3)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完善务实服务,加强正确引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挥企业家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保护和激励企业家队伍”等内容多次出现在有关文件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稀缺资源,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应着力抓好几个方面:

一是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法制环境方面,优化社会主义法治环境,依法加强对守法经营企业家的保护,让企业家安身、安心、安业,稳定企业家的心理预期。竞争环境方面,确保各种所有制和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任何企业都应享受同等的公民待遇,在税收、贷款、市场监管和政策扶持上不能厚此薄彼,形成各类企业和企业家同台竞技、你追我赶的良性态势。市场环境方面,要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大力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企业家也要增强诚信意识,规范经营。

二是完善对企业家的务实服务。政策扶持上,支持企业家新锐稳定成长;加大对中期发展企业家的服务力度;鼓励成功企业家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政府部门要树立为企业家服务的意识,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在服务企业和企业家方面要敢作为、多作为。资金投入上,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容错机制上,要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创新是个试错过程,既要鼓励创新也要宽容失败。对企业家遇到困难时的“雪中送炭”,比取得成绩时的“锦上添花”更宝贵。在发展上要让企业家量力而行,不要拔苗助长,在出现挫折时要帮助企业家分析原因、解决困难,鼓励企业家再展雄风。容错的关键在“容”字,要包容和宽容企业家的失误,要倾听企业家的呼声,要信任和理解企业家,要给企业家正能量正激励,让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越挫越勇。

三是加强对企业家的正确引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家曾向哈默、艾柯卡、松下幸之助等国外知名企业家学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企业家,提振了我国企业家的自信心,增强了我国企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中国的企业家应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在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实践中汲取精华,带头践行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等精神特质,对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不断完善、大力弘扬、积极传承。对有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也要引导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管理的精进和企业的发展上,不刻意去做社会上的“大咖”“大腕”,不去泛明星化。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企业家作用和企业家精神更是弥足珍贵。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家应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以创新、坚守、兼济天下的精神,积极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振兴,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作者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