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还是惠民生、防风险、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继续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包括深入推进财税、金融、国企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理顺关系、完善机制、创新制度,增强经济活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应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两种资源,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实现更高层次的双向开放,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特别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一方面,更加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从事经济活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应更加重视政府自身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特别要创新行政管理思想和治理方式,切实按客观规律办事,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水平,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法规、标准等,引导经济运行方向,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市场监督,维护社会秩序。同时,要统筹把握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既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各自的作用,又使二者优势互补、密切结合,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
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的国际环境。同时,国内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不断显现。在这种情况下,特别要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变化,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及早谋划,未雨绸缪,妥善应对,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着力稳定社会和市场预期,稳定经济在合理区间增长,稳定增加就业创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重视防范和化解各种经济风险,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稳定是大局、是基础,在稳定的前提下要勇于进取,积极推动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敢于啃“硬骨头”,努力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