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

蒋金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

巨大优越性

在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前所未有的艰巨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世界各种文明和制度的参照中,越来越显现出巨大优越性。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从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8%的平均增速。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较西方一些国家陷入金融、债务危机,拉美一些国家陷入发展陷阱,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陷入政治社会动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不断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打开广阔通途的成果。实践是最硬的标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共同理想的凝聚,奋斗目标的确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实力的增长,体制机制的保障,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不断得到发挥。这同西方国家多党制、议会制相互掣肘,每任总统、每届政府各行其是,形成了鲜明对照。抗击非典、抗洪、抗震等重大任务,我们都以举国之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赢得了胜利。扶贫是困扰世界的大事。我国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下,各种力量总动员,各方资金齐汇聚,各项举措连出台,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教育文化卫生环保事业日益加强,贫困群众素质提高有序推进,精确扶贫逐步落实。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累计脱贫人口超过7亿,是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定下雄心壮志,一张蓝图抓到底,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有计划有步骤的接力驰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伟业。

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资本主义制度出现的某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家占有这一基本矛盾和由此引发的各种危机、痼疾,也没有解决对外扩张加深的世界性矛盾,它不可能在自身的制度内达到“完善”。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我国在短短几十年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在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中展现出巨大优越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优越性。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思想行动都围绕为民靠民惠民进行;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经济风险,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之所以能够排除各种干扰、阻力,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之所以能够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使中国号巨轮风帆高扬,越来越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归根结底,是民心所向、民心给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牢靠的根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