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29栋“亿元楼”如何炼成(4)

郑东新区29栋“亿元楼”如何炼成(4)

摘要:楼下是软硬件打造的“商务高地”,楼上是各产业集合的“聚集阵地”。当林立的高楼,遇到谋求前进的企业,两者结合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强烈而炙热。

政府、楼宇经营方和入驻企业良性互动

聚集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税收,相互之间的“帮助”,则让聚集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放大。

李林林举例:郑州一家电商企业,去年曾遭遇过融资难题,该楼经营者找到一幢金融楼,让这家电商企业从邻居那里快速获得了融资。

“企业找到某个楼宇,如果产业不适合这个楼,楼宇的管理者会主动帮助其推荐合适的楼宇,让企业很快解决选址难题。”李林林说。

空调凉不凉、食堂饭菜好不好,这些涉及业主“幸福感”的细节,一直为郑东新区和楼宇经营者所关注。为让经营者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楼宇软硬环境的打造,郑东新区从2014年起,就通过资金、培训、对外考察等方法,给予楼宇经营者相应政策支持。

比如目前郑东新区楼宇设备更新、开设员工餐厅等成本支出,都可根据条件获得相应的补贴。因为员工餐厅品质好,在2016年,仅世博大厦、楷林IFC,就分别获得了70余万元的补贴奖励。

楼宇品质逐步凸显,企业关注逐步增加,产业汇聚效果显现。得益于郑东新区政府、楼宇经营者和入驻企业三方的良性互动。该区的亿元户从过去的“小现象”变成“新常态”:2014年,郑东新区有22幢亿元楼宇,全口径税收60.5亿元;2015年26幢,全口径税收124亿元;2016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9幢,全口径税收129亿元。而2017年至今,已有1200多家企业驻扎进入郑东新区的楼宇之中,全年亿元楼数量将有可能突破33家。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