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多样化的价值观并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正确处理以下三对关系。
正确处理主导地位与统领多样的关系。任何一个社会价值观念结构体系中,既有处于“核心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也有众多“非核心”的价值观念,这是一个健康理性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现象。因此,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尊重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的规律,客观分析、正确对待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现实;在坚持核心价值观地位不动摇的同时,以敬畏或宽容的姿态对待多样性的价值观念,以引导和统领的优势规范多样性的价值观念。我们既要善于求同存异,也要善于创新,创造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精神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精神需要,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世界更加祥和安宁。
正确处理传承弘扬与创新重塑的关系。纵观世界历史,后现代化国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连接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与来自西方的现代价值观念,实现价值观的重塑。能否解决好这个难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民众的幸福安康,关系到执政党的人心向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财富。
正确处理交流互补与批判扬弃的关系。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如何对待外来价值观念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决定其具有博大宽阔的胸怀,能够积极吸收和借鉴各种不同价值观的文明成果,决不搞价值观的霸权主义。同时,也不以任何形式迷信或盲目接受任何价值观,决不搞价值观的依附主义。坚持价值观的包容性和批判性有机统一,就是坚持核心价值观的独立自主性,坚持民族精神的独立自主性,其本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立自主性。
(作者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