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人生的平衡点

黄林: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人生的平衡点

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当始终把理想信念铭记于心、见之于行,要善于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正确把握好小我与大我、人性与党性、私德与公德的平衡,才能真正赢得好口碑、树立好形象。

小我与大我的平衡。“大我”代表着国家、民族、组织、团体,“小我”只是个人。大我是为国为民,小我是为己为私。“小我”为“大我”汇聚力量,“大我”为“小我”创造机遇。真正伟大的人一定是致力于追求“大我”。党员干部的为人处世更应该战胜“小我”、成就“大我”,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社会要求的平衡。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把应承担的任务承担好,把应完成的使命完成好。坚持识大体、顾大局,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个人服从全局、服从组织。真正做到开大道、明大义,守大德、行大节,干大事、成大器。

人性与党性的平衡。党员干部作为个体存在,既有其自然属性、人文属性,也有其社会属性、政治属性。从其自身品性来看,前者体现的是人性,后者体现的是党性。人性是人的思想、品德、行为的本质特征,如珍惜生命,追求富裕、身体健康,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注重个人自我完善、自我修养、自我发展等等。党性是衡量党员觉悟高低和立场坚定与否的重要准绳,党性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党的价值观、理想、纲领和根本性方针政策,党性则要求党员比一般人具有更高尚的人格与品德修养、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尽最大努力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人类文明进步奉献聪明才智。讲党性不是淡化或消解人性,而是要克服人的自然属性,升华人的社会属性。可以说,人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人性政治化的升华、原则性的规范,是对人性积极因素的张扬和对人性消极因素的摒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摒弃人性中恶的陋性,弘扬人性中善的因子,自觉引导本能、端正情感、保持理智、坚定信仰,坚持按照党性要求持续不断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使自己的人性不断升华,党性不断提高,在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程中,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私德与公德的平衡。“公德”是公众之德、工作之德、社会之德,具有公共性、他律性和制度性;私德通常指个人品德等,具有私人性、自律性和自决性。公德和私德孰先孰后,将公德和私德两者统一起来还是对立起来,二者冲突矛盾时如何取舍,考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和人格魅力。古人早有诫训: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国无德不兴;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德不配位,必有余殃。领导干部作为社会重点人群之一,其在大德和公德方面的培育和践行影响着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风气走向,其失德或败德行为,会导致其所执掌的各种规章制度丧失正义力量,从而破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古人讲“小胜靠术,中胜靠智,大胜靠德”,也正所谓:有德有才成大事,无德无才坏大事,有德无才不成事,有才无德要败事。许多落马官员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从操守不严、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开始的,最终发展到以私德取代公德、以私德交换公德、为了私德牺牲公德。在新时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五条标准,就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道德的时代内涵。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自律,慎行、慎微、慎欲、慎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既要做到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合格,还要做到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过硬,时时处处以高尚的道德品行影响和感染身边的群众,以道德人格力量赢得人心、凝聚人心。

(作者系四川省委第六巡视组组长)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