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2)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2)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着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丢下绳梯之后,飞行员大叫:“神父,快!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

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你赶快先去救别人,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神父刚说完,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终于见到了上帝,于是很生气地跟上帝说:“你说你会与我同在,为什么不去救我的命?”上帝说:“我第一次让一个救生员驾舢板去救,你不上来,我以为你嫌船小。我第二次就叫一个警察开一个快艇过去,结果你还是不上来,于是我就派直升机去了。结果你还是没有上来。”

这个固执的神父笃信上帝,而且很有毅力,连生命都可以拿来做赌注,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上帝是什么样子的。他误认为上帝会施展法术直接将他从教堂里有水的地方救上来。如果他不那么盲目,而是跟着救生员或者警察离开,他就得救了。总之,他不懂得变通。

有个成功的商界女士在她的文章里写道:“几年之前,悔恨放弃了美好世界的一切,只为了追求与他的爱情。几年之后,悔恨放弃了一个好男人,说是追求自己的成就,可是现在自己站在顶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又如何?两者之间真的不能兼得吗?”既然选择了,那我们就必然会放弃权衡过的应该放弃的东西。我们不用后悔,我们能做的就是放弃所应该放弃的,然后追求我们想得到的。

现在的世界纷繁复杂,外界环境日新月异,社会万象丰富多彩。我们可以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明净的心灵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审视世间的万物。但很难认识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关于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讲了两个老鼠都对彼此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但由于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习惯,它们最后还是都回归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圈子中去,并且因自己原来简单的生活而快乐。

每个人都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但前提是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将自己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才能有所成就。

舍得舍得,这两个字是分不开的,有舍才有得。决定了就别反悔,生命的火车是不等人的。在你作决定的同时,实际上你就在失去了。你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想清楚,你所选择的是不是真的比你放弃的还重要。很多人后悔不是因为现在的状况不如以前,而是因为他当时选择的时候,根本没有想清楚将来的状况会不如当初。

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你坐火车去北京,就不能同时去上海;你在外面疯狂忙碌挣钱,你陪父母的时间就得减少;你去游山玩水,你就放弃了工作挣钱的机会;你去思考你为什么会后悔,实际上此时已经为你下一次后悔埋下了伏笔。上一次选择的方向决定了下一次选择的方向,如果发现方向错了,就迅速收住,做你认为正确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很多时候应该聆听别人的感受,以选择最优的方案。否则像那个神父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就很可悲了。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