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进行时·广西篇】广西天等县:“车间”建村头 致富有奔头(2)

【治国理政进行时·广西篇】广西天等县:“车间”建村头 致富有奔头(2)

挣钱顾家两不误

农玉留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摆弄着一块牛皮,5分钟左右,一双精美的手套呈现眼前,收入1元钱。农玉留是都康乡龙布村上柳屯的一名贫困户。

“每天能做80-100双,月收入近3000元。”农玉留说。

几年前,农玉留的丈夫患尿毒症病逝,留下她和一个孩子以及巨额债务。“上有70多岁的家婆,下有5岁的孩子,我只能留在家里照顾老小,靠种点水稻玉米为生,日子过得很苦。幸好村头有了这家手套厂。”

白天到手套厂打工,中午抽空回家喂养肉猪,不但还了债,还攒下了一笔资金,在后山种下10多亩柑橘,农玉留的生活渐好。

雅迪制衣厂的员工多数需要接送小孩上下学,该厂实行弹性管理。员工每天早上送完小孩,再来上班;到放学时间,她们又去接小孩。

厂房里堆放布料的桌子,一到放学时间,就挪出位置,让小朋友们放书包。

“并不是只有建在村头巷尾的‘小车间’才是‘扶贫车间’,经过半年探索,‘扶贫车间’拓展至5种。宜工则工,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天等县委书记吴强说。

进远乡和平村112户贫困户与广西满愿商贸有限公司签订香猪寄养协议,委托公司统一代养,年底分红,成为当地“扶贫养殖车间”的有效探索。

扶贫种植车间。根据贫困户的特点、意向,充分利用全县2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社会能人和专业大户以种植基地为中心,传、帮、带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全县300多个种植专业大户,帮扶2000户贫困户发展指天椒、葡萄、芋头等种植业。

鑫达手套厂是加工扶贫车间发源地,全县已建起加工扶贫车间30个,提供就业岗位1927个,吸纳贫困劳动力514人。

休闲旅游扶贫车间。特色景区、休闲山庄、农家乐等吸纳贫困人口,入股分红、劳动力分红辐射带动700多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元。

贸易扶贫车间。以订单农业为核心,鼓励现代农业示范区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带动农户统一种植、统一销售。

三大功效出“车间”

“切切实实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认为,扶贫车间很接地气。

扩大产业规模有目共睹。目前,全县13家企业通过“扶贫车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了产值增加、效益提升;吸引皮具加工、塑胶加工等19家企业入驻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3.05亿元,同比增长6.5%。

“扶贫车间”就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低,拓宽了贫困户的就业渠道。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安排1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360多名;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县发展种植3500多亩栀子花,每亩产值达3000多元,100多个种植户通过种植栀子花实现增收,还带动2000多名中老年人通过参加田间劳动增加收入。

“扶贫车间”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及时解决留守人员引起的治安问题,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上半年,各类“扶贫车间”安排妇女就业1250人,减少留守老人498人、减少留守妇女927人、减少留守儿童750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