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时间便和金钱、生命挂钩。
在“浪费时间等于图财害命”的号召下,凡事走捷径,图快,图省事,几乎成了一种时代的风气。
随便打开朋友圈,满眼都是“如何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如何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如何在25岁之前拥有10万存款”、“成功人士告诉你如何少奋斗十年”之类的成功学鸡汤。
熬鸡汤的人乐此不疲,转发的人们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发财,为了少努力两年,为了少走弯路,甘愿饮鸩止渴。
文章里,已经坐拥房、事业、金钱的大佬们大谈发财经,年轻人有样学样,却学不到半点皮毛,于是更加焦虑。
浮躁作怪,我们的内心越来越难以获得安宁。
在贪图快速的同时,我们也渐渐丢掉了对事物耐心、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甚至忘了如何去体会生活中的快乐。我们企图飞速奔跑,跑在同龄人之前,跑在时间之前。奔跑的同时,却忘了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生活也不曾例外。
掌握慢慢生活的方法,内心必然强大而稳定。倘若为了欲望,强行跳过甚至违反规律走了捷径,那么等待着你的,也许会是沉重的代价。
最近闹得轰轰烈烈的唐七剽窃事件便是如此。身为作家,不累积灵感韬光养晦,好好练习写作,倒是为了走捷径,快速成名,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用。这样的“作家”轻则落得一身骂名,重则还需背负法律责任,名利双失。
古有宋人拔苗助长,苗没有长大,倒是因为伤了根而尽数枯萎。今有少年少女为减肥而狂,不合理的绝食、过量运动,非但体重没有降下来,还落下了一身的伤病。
可见图快、图省事而走的捷径,并不全都通向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