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打造“中国名片” “大国重器”助力“大国经济”(2)

述评:打造“中国名片” “大国重器”助力“大国经济”(2)

船舶制造实力强劲 蔚蓝海洋上中国不缺席

资料图片:中国造船业赶超韩国,三大指标世界第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20日,据造船海运媒体Trade Winds报道,中国拿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装箱船订单,总订单额约96亿元人民币。

在民用船舶建造和使用领域,中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LNG船、邮轮等技术含量高的轮船,中国不仅能造,而且在逐步占领世界市场。2016年,中国最大船舶制造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强就曾披露过这样一组让人震惊的数据:全世界40%的船是中国造的;中国造船水平处于世界一流,第一方阵;95%以上的世界各类船舶,中国都能制造!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接船舶订单463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11.3%,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4.7%、88.2%和92.6%。无疑,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正驶向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

“大”“小”飞机 民用航空“狠”角色

资料图片:中国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升空。(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致 摄)

2017年5月5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这意味着中国打破了国际大型客机市场被欧洲的空中客车(Airbus)公司和美国的波音(Boeing)公司所垄断的格局。

航空制造是集制造业大成的国家战略,发展大飞机就是中国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高端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实力展现。早在2006年2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大飞机被确定为此后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规划,再次将“发展新型飞行器及航行器”列为打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的着力点。

C919大型客机项目历经10年创新实践,建成总装移动生产、中央翼、中机身、水平尾翼、全机对接等5条国际先进生产线,攻克了1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逐步形成民用飞机技术体系。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大型客机项目研制和生产,形成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推动建立16家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合资企业,提升了我国民用飞机产业配套能级。

在民用航空领域,中国不仅有“大飞机”畅游蓝天,体量较小的无人机也早已闻名国际市场。

被誉为无人机领域“苹果”的深圳大疆,通过技术创新开辟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了全球七成以上市场份额。2016年,大疆无人机的产值突破100亿元,创造了8年增长1万倍的神话。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