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橙色书包”式关爱多点耐心

对“橙色书包”式关爱多点耐心

9月18日开始,多位明星、大V通过微博转发一则消息,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这一呼吁随之引发大量转载。然而,网络走红之后,“橙色书包”却引发了部分网友及儿童权益保护专家的质疑。

据了解,“橙色书包”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于2016年3月在北京启动,其官网显示,该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工作人员称,已向全国10000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橙色书包”虽然饱含着爱心与善意,但依然被一些人斥之为“2017年最愚蠢的创意”,宣称“无差别的对待才是真正的关爱”。对此,笔者不能认同。

该项活动的初衷是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既然如此,那么解决问题的视角理应是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橙色书包虽然与众不同,但也因此会引起司机或其他人的注意,从而提升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诚然,所有儿童的出行安全都应得到关注,但不能否认,听障儿童在出行方面具有相对劣势,因此需要格外的关爱,那种宣称的“无差别的关爱”显然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至于听障儿童因此“被标签化”的说法,则更是无稽之谈。首先,任何有特殊需要的人群都需要一定辅助工具,腿部有残疾的人出行需要拐杖或轮椅,患有自闭症的人出行也需有专人看护。对于特殊人群,“无差别关爱”更应该要求关爱者的心理及处理态度,而非成为被关爱者的行动限制。其次,橙色明视度高,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仅次于红色,适合发挥警示作用。环卫工人作业时必须穿着橙色背心环卫工作服就是因为橙色有利于提升驾驶中驾驶员的注意力,确保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因此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橙色书包确实满足了听障儿童的特殊需求。这种鲜明的标识不能等同于标签,表达的是一种关爱而非歧视。

或许一些听障儿童并不愿意以这种方式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但在现有慈善条件下,隐藏身份与安全出行尚难兼顾。除非改变援助方式,比如将“橙色书包”换成耳背式助听器,但这可能会给捐助者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现实是,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这方面的慈善工作尚不完善,他们得到的捐助并不是很多,从这个意义说,“橙色书包”是现实之选。

诚然“无差别对待”更有利于保护听障儿童的权益,但不谈现实,不谈条件,只谈理想,对于捐助者而言,也有失公允。“橙色书包”并不完美,但可以为听障儿童带来一个有明显帮助性的标识,或许其带来的关注和争议可以引导社会迈出关注听障儿童权益的重要一步。从这点而言,社会还需对此多一点等待的耐心和方式转变进步的空间。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