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研时代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大科研时代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2017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都已名花有主,其中并没有中国人和华裔的身影,也让之前的一些预测,如科睿唯安的“引文桂冠奖”预测华裔科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特聘教授张远和其丈夫、同为匹兹堡大学教授的帕特里克摩尔能获奖也落空了,或延迟了。

获得诺贝尔奖并非科研的终极目标,但是能获得诺贝尔奖,一是证明获得了国际认可和承认,二是可以鼓舞和提升士气,产生足够的自信,有利于科学研究。因此,研究中国学者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也是一个应时的有趣话题。

要想让研究有分量并获得诺贝尔奖的垂青,就应当结合时代的特点来选择科研项目。如果不拘泥于细微枝节和科技革命定义的内涵与外延,今天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特点体现为规模巨大,即大科研时代,表现为人员多、大数据、大设备、大历史、大开销、大学科和大成果。今年获奖的引力波研究就是一个典型,为证实引力波的存在而建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有1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证实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研究,在欧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共有约80个国家的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该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

这种科研特点对于中国来说当然是一种挑战,也引发了争论。例如,在是否要投入200亿美元在中国建立对撞机进行物理研究的问题上,产生了争锋相对的意见。更重要的是,除了会让人产生是否能出成果的担心外,需要大量经费和大量人员参与的研究也让人猜度,诺贝尔奖是否会为这样的成果“买单”,从而为奖项的人选带来麻烦。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不是业内人员早有成果衡量排序,是不可能选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的。因为,引力波研究圈子内排序是,韦斯贡献为第一,第二人是罗纳德德雷弗,第三人是索恩。因为德雷弗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的发起人和设计者之一,他与同事发明的激光稳定技术对后来LIGO探测到引力波起到决定作用。但是,由于德雷弗于2017年3月7日在故乡苏格兰的一家疗养院去世,就产生了另一位替补者。

与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相比,问题或许更清楚。参与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项目以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共有约7000名科研人员,实在难以确定这些实验科学家哪三位更能获奖。诺贝尔委员会显然既无能力,也无精力,更无时间去遴选和甄别。

更宏伟更贴近于人类生活的科学研究项目人类基因组计划,迄今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无论是生理学或医学,还是化学奖。这个历经13年,对人类基因组全部30亿个碱基对进行测序的研究汇集了来自多个国家、学科和年龄层的2000余名研究人员,诺贝尔委员会绞尽脑汁也难以确认哪三人能获奖,干脆就不颁奖。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之一理查德约翰罗伯茨曾发表文章专门谈论获得诺贝尔奖的10个原则,其中的两条特别适合于中国科学家,一是合作求小而精,不求大而全;二是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因为诺贝尔化学奖常常授予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项目,因此这类研究有1.5次机会获诺贝尔奖,化学只有0.5次机会,其他研究则有1次机会。

中国的科研其实可以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力来考虑,最好是先参与国际上的大型研究,以获得经验,拓宽眼界,为将来做准备。同时考虑到诺贝尔奖的认同,更需要将精力投入到可能出成果和可能被认可的项目中,即主要是生物医学。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