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

受社会领域投资活力不足、发展不充分等问题的困扰,社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三类民间投资增速分别达到 13.7%、19.9%、4.1%,均高于同期全社会募资投资3.2%的增速。但是,这三类民间投资总额仅为8976亿元,相对规模小,占整个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38.3%,相比全国民间投资占总投资61.2%,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亟待激活。

克服社会领域投资活力不足,关键在于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推进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是促进其快速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

深化“负面清单”改革,制定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行政垄断和市场管制是当前制约社会领域发展的突出难题。应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核心,逐步减少市场准入制度中的行政垄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通过投资审批许可制度改革,放松或取消管制,破除行业垄断,实施“负面清单管理”,除非涉及国家安全和居民生活底线的重点社会领域,制定“否定”或“限制”行业目录外,其他领域应该一律实施“非禁即入”的准入制度,推动形成社会领域的多元参与、公平高效、良性竞争的大格局。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融资渠道和创新融资方式是缓解社会领域信贷约束、加快社会领域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社会领域相关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通过风险补偿金等措施为“行业增信”。二是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鼓励发展众筹、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小微银行等金融服务方式,增强金融对社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三是鼓励商业银行将社会领域企业的商标、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纳入授信范围,创新信贷政策,完善无形资产、债券抵押、商业用地抵押制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引导社会资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教育机构、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建设运营。

创新政府治理和市场监管方式。传统的市场监管体系,实行工商登记、行政许可、商品检验、年检、行政处罚、刑事责任、专项行动等监管方式。这对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或产业跨界融合衍生出来的新兴社会领域不一定适用。因此,必须顺应社会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改革监管思维、创新治理方式,按照统一高效、开放包容、多方参与、协同制衡的原则重新构筑社会领域监管体系。

降低社会领域投资的成本。社会领域有相当多的民间投资是低收益甚至不盈利的。第一,通过推进“营改增”改革,针对社会领域大多数行业“轻资产”“人力资本”密集、难以进行进项抵扣的特点,将养老服务、居民家庭服务、文化演出服务等服务业纳入简易征收范围。第二,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允许人力资本进行折旧,计入成本并在税前扣除,从而鼓励社会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吸引更多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进入社会领域从业。第三,进一步清理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社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第五,强调税收政策落实,加大水电气热等价格优惠政策的监督检查。

分类施策推动社会领域的价格改革。社会领域的异质性决定了它有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竞争性领域社会服务的定价,应由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决定其价格形成,尽可能避免政府干预。非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采取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格相结合的办法,但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慎重对待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健身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价格改革,保底线部分的定价由政府负责,但满足个人特殊需求的那部分由市场定价为主,政府实时适度调控。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