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坚定不移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这里,我想讲几个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事例。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2004年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中国邀请部分受伤儿童赴华接受康复治疗,这些孩子在中国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带队医生阿兰表示:“你们的医生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帮助,我们的孩子会永远记住你们的。”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在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并邀请灾区孩子到俄罗斯远东等地疗养。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亲眼目睹了俄罗斯老师给予中国儿童的悉心照料和温馨关怀。中国孩子亲身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和善良,这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滋润着两国人民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我们这一代人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有着深厚基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这次访俄期间,我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两国将于2014年和2015年互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方还将邀请包括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在内的俄罗斯大学生代表团访华。在座各位同学是俄罗斯青年一代的精英。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俄青年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