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点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市人大代表点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摘要:“北京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6日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东城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市人大代表、民政部办公厅主任张卫星对报告中提到的养老问题,非常关注。

在25日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东城团小组讨论会上,市人大代表、民政部办公厅主任张卫星对报告中提到的养老问题,非常关注。图左二为张卫星代表。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

在1月26日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东城团小组讨论会上,市人大代表、民政部办公厅主任张卫星对报告中提到的养老问题,非常关注。图左二为张卫星代表。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

“北京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6日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东城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市人大代表、民政部办公厅主任张卫星对报告中提到的养老问题,非常关注。

“截至2017年,北京每百名老人的养老床位是3.9张,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目前正处于提质增效的水平。”张卫星说,北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的一系列养老法规政策制度是历年来最集中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对完整,形成了“三边四级”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业态势逐步形成,老年生活照料、文化休闲等逐步完善。养老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等也有进一步发展。

不过,从总体上看,北京老龄化形势依然严峻,从2016年底的数据来看,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张卫星坦言,养老服务发展仍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农村的老年养老服务项目少,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组织数量不够充足,服务的项目多集中在送餐、文体娱乐,涉及医疗卫生和家庭护理供给不充分。此外,为老服务的基层工作力量比较薄弱,仍旧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家家都有老,人人会变老,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针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张卫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设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现有的高龄津贴、生活补贴、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碎片化的养老福利制度,完善家庭养老的支持政策,拓宽服务对象,提升保障标准。二是进一步降低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为连锁经营养老服务机构开辟绿色通道,比如税费优惠、运营补贴等,拓展民间资本建设养老机构的融资渠道,解决好民办养老机构融资难的问题,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三是提升养老行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养老机构服务条例,加大养老行业监管,继续加大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养老行业自我管理与监督。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