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汤重南: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

【2017-07】汤重南: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继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企图武力征服全中国而采取的有预谋、有计划的重要步骤;七七事变又是继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战开始后举国抗战的起点,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它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海量、确凿的证据和历史事实极其充分、有力地说明:日本阴谋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绝非偶然,而是军国日本既定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是推行、贯彻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步骤。这从事变前的一系列策划、准备等阴谋活动可以得到证实。

具体地说,从天津事变到上海事变,从策划察东事件、 河北事件、 张北事件到占领热河、察哈尔及冀东,从策划华北自治直到在卢沟桥附近频繁进行军事演习等等,都是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预演,这些阴谋活动从各个方面印证了七七事变是当年日本华北驻屯军制造的阴谋事件,是日本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为转移国际视线,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同时攻占华北大片土地,威逼平津。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中国驻屯军(华北驻屯军)强占了卢沟桥附近的丰台。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征服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野心暴露无遗。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和实行情况,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日军还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日本更加紧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培植汉奸政权,逼迫中国军队撤出华北,等等。同时,日本陆续运兵入关,增兵华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周边地带,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日本华北驻屯军强占丰台后,在卢沟桥附近不分昼夜频繁举行军事演习,从1937年6月26日起,更开始了实弹演习,29日,竟然在演习时向卢沟桥宛平城街里射击。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至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日方强占丰台后,长期在卢沟桥不断频繁演习中,用所谓中方打了“第一枪”问题为其狡辩,而后来日方当事人茂川秀和承认是他打了“第一枪”),并借口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遭到中方拒绝,日方又威胁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中方为防止事态扩大,进行协商,同意协同派员到卢沟桥、宛平城调查。此时,日方的“失踪”士兵已归队,其“借口”不攻自破。但日方故意隐瞒,也充分说明确实只是其制造的一个借口。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不仅向中国军队开枪射击,还突然对宛平城进行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官兵奋起抵抗还击,七七事变爆发。

七七事变爆发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日寇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1

1937年7月8日,即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立即向全国发出号召全民族抗战的通电,并命令红军立即作开赴抗日前线的各项准备。蒋介石也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的谈话,史称《抗战宣言》。蒋介石的“庐山谈话”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全国各民主党派、团体、各阶级、各阶层爱国人士都纷纷发表通电宣言,一致拥护抗日,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中国全民族抗战初期,由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只有近4万人,不可能成为抗日军事主力,仅负责侧后协同作战;而国民党军队则近200万人,从而担当抗击日军进攻的主力,负责正面战场抗战。从而形成了中国抗战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局面。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信支持才保证了中国抗战的胜利。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发展,到1943年,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我们应该特别提到中国远征军赴缅甸的英勇作战,甚至可以作为中国抗战的另一个战场。中国远征军的抗战壮举永远彪炳史册。

中国人民面对无比凶残狡诈的强敌,以民族之躯筑成血肉长城,独立坚持抗战,进行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战,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发展到战略反攻,顽强地抵御了日本的侵略,将日本侵略军拖在中国大陆,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进程中,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两大战场的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多次,中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伪军118万;最后接受日军投降128万,伪军146万。在中国战场被歼灭的日军,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

中国抗战具有三大鲜明的特点:一是两个战场的始终存在,并且有长期的战略配合;二是有独特的敌后根据地及其政权、根据地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坚持抗战并不断发展;三是提出人民战争的理论并完美进行的伟大实践。这些特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和西方战场,都是唯一的;在亚洲和欧洲,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这种情形。而中国抗战的三大特点,也有力地证明了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全民族抗战的各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提出、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中国抗战的正确路线、指导方针、政策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发挥着组织、推动和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最早举起抗日战争的旗帜,组建和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宣言,接着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连续发表决议和《对日战争宣言》。东北各地党组织,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十余支抗日游击队;在共产党号召、影响下东北义勇军曾发展到30万人之多;1936年共产党直接组建、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亦发展到3万多人。抗联的著名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投江的八女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1945年东北抗联更在协同配合苏军和八路军、新四军进军东北的作战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苏军出兵东北的对日远东战役中,苏联红军独立第88特别旅,即抗联教导旅,在战役的准备、计划和战役进程中就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在苏联红军和抗联的共同打击下,东宁、虎头要塞的日军顽抗到1945年8月30日终于投降,东宁、虎头也成为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终结地。

二是积极倡导、推动建立并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8月1日,在长征途中,中共就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方针。1937年七七事变后,确立了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此后,更进而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是制定、提出了全面抗战的正确的政治路线。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基本口号就是全面的、全民族的对日抗战路线。 这是符合并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的政治路线。

四是完整提出、全面系统论证了持久战这唯一正确的军事战略总方针。毛泽东同志早在1935年12月27日,就提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比蒋百里在1937年12月《国防论》提出的持久战思想,整整早了两年。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至6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论持久战》指出,中国的抗战是持久的(不是能速胜的),最后的胜利(不是失败)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从而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更系统化、理论化,成为夺取中国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指导方针。

五是开展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根据地。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更开辟敌后战场,发展敌后游击战,给正面战场以积极、有力的配合,逐渐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加抗战,实行人民战争的战术。通过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组织水上雁翎队、铁道游击队、海上游击队等,抗击日本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创建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使敌人真正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敌后战场,拖住了侵华日军的一半以上,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战役,威震全国,极大地振奋了军心民心。1944年敌后战场开始了局部反攻,从日寇手中收复大片失地。到全国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达268万人;已经建立了19个抗日根据地。日益壮大的敌后武装逐渐成为对日寇的主要威胁,侵华日军也将敌后抗日武装作为主要敌人进行打击。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抗战期间(1937—1945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歼灭日军52.7万余人;缴获长短枪支69.4万余支、轻重机枪1.1万多挺;缴获各种火炮1800余门。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一亿。

六是组织、推动、领导抗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在整个抗战时期,共产党不仅组织、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而且始终战斗在抗战最前线。广大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率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勇往直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纪念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意义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点。我们纪念全民族抗战开端,是对历史的尊重,是还原历史,这是近年来加强中国抗战史研究的成果。

今天的纪念,是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批驳日本右翼赤裸裸的公然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论、行动。同时,也为澄清模糊的七七事变的“中国阴谋论”“偶发论”提供了事实依据,正本清源,以充分的史实为依据,证实七七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而采取的有预谋、有计划的重要步骤,是日本长期推行对外扩张“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

今天的纪念,绝不仅仅是再一次重温当年的苦难,也不是再唤起当年胜利的欢欣与激动,更不是如日本右翼势力诬蔑的“要复仇”“报复日本”!而是为了总结和记取历史经验教训,使今天的中国社会更加和谐,使时代主题更加突显,呼唤和平,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1

[参考文献]

[1]《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中国抗日战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荣维木.炮火下的觉醒——卢沟桥事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