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张晓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三大根基

【2017-09】张晓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三大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 “7·26”重要讲话,作出了“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毫无疑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兴衰成败的重要保障,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根基

现在,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正在从社会主义大国迈向社会主义强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大国地位不断巩固,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十分明显。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习近平在总书记 “7·26”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独特,历史命运独特,基本国情独特,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必然是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绝不同于、也不能照搬其他国家走过的道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任务艰巨。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好经验、好做法,但同样肯定的是,不能照抄照搬,依样画葫芦。我国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同时又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风险和考验,这就是我们的独特国情。在这样的独特国情下,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反腐倡廉,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现实中也没有具体范例,必须靠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不断探索前进,从自己的脚下走出一条路来。

中国道路是植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土壤之中的,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客观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是理论的阐释和论证,历史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是完全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这是千真万确的,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立足于改革开放发展的时代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 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和确立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标注了中国发展的新高度,为坚持中国道路注入新的内涵,展现新的特点,彰显了巨大的“道路优势”以及特有的话语体系。

第一,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局部”和“方面”,但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个“整体”和“一体”,都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每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全面小康建设体现了发展的时代主题,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有机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以什么为中心,涉及的是发展的性质和本质问题,体现和反映了发展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人民至上的立场和感情,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中国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发展道路,是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我们党既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党的宗旨。这是党的立党之本,党的本质特征、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这一根本原则是始终不变的。我们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尽管任务不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工作导向也自然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中心。改革开放近40年来,大到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小到关乎老百姓“柴米油盐”等具体民生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我们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也充分说明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会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决策中出问题、走弯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优越性,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须臾不可偏离的。

第三,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近40 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一时代的主题,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进程中,经济体制、发展模式、增长动力、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面临一系列的转型升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从这样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是我国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深深植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之中,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也为中国道路的开拓进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既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又宣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主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深刻变化的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的,面临体制机制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各种思潮的激荡冲击和外部环境的风险挑战。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方面,要以历史担当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另一方面,必须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坚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领域,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不能走私有化的邪路,也不能走“纯而又纯”公有制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政治领域,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决不能搞多党竞选、三权分立、两院制等西方那一套政治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在思想文化领域,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思想根基,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和坚持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可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用中国风格、中国经验、中国语言来表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根本方法,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和党性原则。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通过艰辛探索,开拓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就是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成功实践,中国道路的“道路自信”,就是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信”。

我们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在前进的道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坦途也有曲折,有成就也有挫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一个个巨大成绩。但无论何时,也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成不骄、败不馁,百折不屈,一往无前,必胜的信心信念坚如磐石,从来没有动摇过。何以如此?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党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指导,有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优良学风,有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引,这是我们的成功之基、制胜法宝,是我们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和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富有哲理的深邃论断。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最核心、最根本、最基础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因而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信。

回顾近40 年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拓进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产生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事关中国道路开辟和形成的方针政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我们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确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全方位的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重大举措,确立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历史和现实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当前,我们已经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清晰地标示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步骤、历史任务和实践方向,展示出了步步推进、行稳致远的发展脉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党的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