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李国平: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及空间格局

【2017-12】李国平: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及空间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产业升级转移作为三个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要求到2020年,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明确三省市产业发展定位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探讨如何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进一步加快产业转移对接和转型升级及优化产业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与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以实现国家赋予的发展战略定位为导向,探索符合京津冀三省市发展阶段性特征、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基础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分工合作及空间格局优化,建立健全现代高效共赢的京津冀现代产业分工合作体系。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历程、成效及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产业合作步伐加快、力度加大、领域拓宽。随着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政府在加强产业区域合作方面达成共识,产业合作进入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发展阶段。1993年,河北省确定“两环(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带动”战略,提出要深入开展冀京津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冀京津三省市产业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推进冀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1996年,北京市组织完成的《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建设京、津、河北省环京津七个地级市的“首都经济圈”;1998年,北京市正式提出“首都经济”战略,将区域经济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北京市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跳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开始有了开放合作的“区域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京津冀区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合作在政府以及市场作用的共同推动下也得到进一步深化。就国家层面而言,200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召集北京、天津、河北省暨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唐山等市在廊坊召开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就区域经济发展的十个方面达成了一致,并形成了加强区域合作的“廊坊共识”。随着“廊坊共识”的深入落实,三省市之间的双边合作范围不断拓展深化。到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北京工作并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对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提出七项具体要求。以此为标志,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开启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2015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成为新时期推动区域包括产业协同在内的协同发展的行动纲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北京中心城区各类产业域内域外疏解的承载地,这都将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地方层面上,特别是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推进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如北京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的出台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的加速推进。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效。京津冀区域通过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新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逐步成为驱动京津冀区域在全国经济地位稳步提升的主要力量,有力地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从经济结构转变趋势来看,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9.86∶44.54∶45.6调整至2015年的5.46∶38.4∶56.14,第二产业比重20年来下降了8.6个百分点,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7.6个百分点,区域产业发展的“三、二、一”格局逐步加强。京津冀区域间产业合作的范围逐步扩大并不断深化。京津冀第一产业合作主要体现为“农业企业+基地+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第二产业合作体现在产业梯度转移和跨行政区产业链形成;第三产业在旅游、商贸服务、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京津冀围绕产业新城建设、产业园区共建、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了金融、商贸服务、旅游会展、现代制造、现代农业的合作步伐,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的投资高达2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35倍。京津冀多年的产业协同实践,也已经摸索出诸多的产业分工和合作模式,这些模式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不仅有双方合作模式也有多方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共建产业创新园区”“总部(京津)+基地(河北)”“飞地经济”“定点销售(京津)+基地(河北)”等。

尽管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分工定位尚不明晰,产业链条衔接不畅、产业转移和对接难度仍然较大,河北省产业结构过重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空间结构尚有待进一步优化,创新对产业转型发展的驱动能力亟待加强,产业转移升级中的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尚待进一步激活等。

明确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定位需要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具体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关于区域整体功能四大定位中第一个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同时也明确了北京的“四心一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定位、天津的“一基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定位、河北省的“一基三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定位。因此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定位一方面要满足世界级城市群的产业发展规律,体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核心职能的高端化以及经济职能的外向化,并且城市之间需要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又要符合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定位需要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来选择。京津冀三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发展阶段理论,选择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劳动就业结构、消费性支出结构五大指标计算得出北京处于后工业化发达经济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发达期,而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分别是北京市属于服务型区域、天津属于加工型区域、河北属于资源型区域,这也是导致目前京津冀大气环境问题等各类问题的结构性原因。为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京津冀三地需要分别按照知识型+服务型区域、加工型+服务型区域、资源型+加工型+服务型区域的区域发展定位来构筑各自的现代产业体系。北京应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天津应以商贸物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大力推进服务型经济发展;河北应加快“去资源化”进程,积极承接北京产业功能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和服务经济,构建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原材料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休闲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京津冀地区应建立起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分工。北京应集中发展管理、研发和销售功能,腾退一般生产制造功能;天津应聚焦生产研发和高端加工制造,并发展一定的总部经济;河北应主要从事生产制造,也需要创造条件在部分优势行业(如原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生产研发。

加快产业疏解转移对接与优化产业空间格局

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基础和优势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应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引导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合理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其中产业疏解也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方面。疏解北京产业功能,一方面要自觉“瘦身”,另一方面是努力“健体”。“瘦身”即就地淘汰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产业,对一般制造业以及北京没有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的制造环节,要搬迁转移;对继续保留的产业,要制定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推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健体”即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抓好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提高首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疏解北京产业功能也应该区分轻重缓急,北京应加快淘汰带来人口资源双重压力的化学纤维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加快转移带来资源环境压力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传统产业,而对于就业规模大的纺织服装、鞋帽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进行渐次转移。天津和河北作为主要的疏解承载地,应创造条件以重大产业化基地和特色园区为平台承接符合本地产业功能定位并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雄安新区的设立,为集中承接北京科技创新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新的空间,但雄安新区承接北京的产业疏解应满足其自身的发展定位。

北京疏解部分产业功能,特别是将中心城区过度集中的产业功能向远郊区及津冀地区转移(市域转移与区域转移)也一定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在距离城市中心20公里以内的中心城区,应重点发展金融、商务、科技研发等高端服务业和促进一般服务业的国际化和高端化;在距离城市中心20公里到80公里的城市外围地区(郊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的研发环节和部分智能制造,以及高等教育、高端医疗、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在80公里到300公里的首都周边地区,集中发展高端制造、部分一般制造、区域性物流等产业。

为支撑京津冀地区形成“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推动北京部分产业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地区产业联动发展,需要在京津冀地区打造“一圈、两核、三轴、四区、多中心”的产业空间格局。一环即以打造首都创新、创业、健康养老、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为目标的环首都创新、创业与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圈;两核即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为核心的北京和天津;三轴即以打造高技术产业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临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组和相互协调的京唐秦发展轴,以打造京津同城化以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及先进制造业的京津经济发展轴,以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代表的京保石发展轴;四区分别为中部创新发展区,东部临港产业发展区,南部现代产业发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发展区。

以协同创新支撑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创新支撑,需要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分布严重不均,高度集中在北京市,因而要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撑和引领,必须全面建立区域内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打造紧密链接的创新链,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

针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所面临一些重大技术发展问题,如提升关键核心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传统装置性产业的节能减排等方面都需要探索跨区域重大科技与产业协同推进机制。京津冀地区已经拥有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新区、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等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有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还有诸多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的特色产业基地,近两年还快速成长起来了一批“双创空间”。应该依托这些国家级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各类“双创空间”,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发展,使之成为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以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根据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为促进创新与产业的联动与协同发展,集中实施战略产业技术跨越工程、优势产业技术提升工程、新型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等。首先选择数字类、生物类、物理类三大新工业革命技术领域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大健康产业等已经具有良好基础和国内优势、处于产业技术前沿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实施战略产业技术跨越工程,以迅速提升产业技术自给度和技术能级,实现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其次,选择京津冀地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强势产业,如汽车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等基础性优势产业,实施优势产业技术提升工程,为其注入现代技术,吸纳国际前沿技术,提升技术能级和国际竞争力。第三,选择具有未来市场需求前景的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类新兴技术,实施新型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努力实现以这些技术创新引领京津冀该类新型产业的协同发展。

为全面支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需要优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格局。努力打造形成以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中关村和滨海新区两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核驱动,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沿海现代工业技术创新示范带和环京津绿色发展创新创业带三带辐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省市共建一批科技园区的多园区格局。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