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我们党成立的时候,您在现场;
100年后,建党百年庆典,我在现场。
当北京林业大学教师夏芸枫深情地念起她给曾外祖父——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烈士写下的一封穿越百年的家书时,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全场肃然,眼泪浸湿了听众的眼眶,纷纷被这份深沉的情感所打动。
3月26日下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联合宣讲北京林业大学专场报告会在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5层报告厅举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在校师生200余人聆听了宣讲。
夏芸枫、张建平、何晓、张旭、种涛、赵义强、贺柏音等7位宣讲员以真挚情感生动讲述了他们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动人故事。
北京林业大学教师夏芸枫作为革命先烈后代,以家书为载体,传递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第一书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口技传承人张建平讲述了将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助力地区快速发展的奋斗故事。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何晓将家乡产业工人的故事写进宣讲稿,讲述“工匠故事”,传播新时代好声音。
北京环卫集团职工张旭讲述了在自己工作之余认真学习颐和园古建筑知识,成为为各地游客介绍颐和园历史文化内容的“网红扫地僧”的经历。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生种涛讲述自己的从医之路,展现中医人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赵义强讲述了自己不忘传承的责任,深入校园,给同学们讲述运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和民间故事。
北京大北照相有限责任公司摄影师贺柏音讲述了自己跟随前辈奋斗的脚步,精进拍摄技艺,参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拍摄团体照工作,用镜头记录时代华彩瞬间的故事。
观众感言
王维懿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
今天参加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信仰与匠心的力量。宣讲中传递的红色精神、文化传承的坚守、劳动奉献的质朴情怀,都彰显着平凡人在各自岗位上书写的不凡篇章。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我更加意识到,设计不仅是创造美的空间,更是传承精神、服务生态的实践。之后,我会以宣讲中的奋斗精神为指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设计,用专业能力优化人居环境,在生态修复、绿色空间营造中践行责任,让设计既彰显文化底蕴,又守护自然生机,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王艺婷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
七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宣讲员,用最朴实的语言编织出各自传承文化的生动图景。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着文化传承的真谛。这些鲜活的实践让我明白,文化传承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明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这场宣讲报告会不仅让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更让我看到了这场来自平凡人的文化接力。
楚嘉新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本科生
非常有幸参加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联合宣讲报告会。现场聆听了7位宣讲员的动人故事,再一次深刻发现,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太多瑰宝,不仅有着百年家书承载着家国情怀,口技技艺让万物之声跃然眼前的独特魅力,更有大国工匠们雕琢出时代的辉煌,颐和园的古韵今风、中医的博大精深、船工号子的激昂旋律,这些都透过时代的镜头传达给我们,见证着京津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样崭新的一个时代,文化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怀,我希望我可以传递文化的声音,去发现,去探索,去表达,去用艺术的笔墨继续书写祖国的大好河山。
张竞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辅导员
今天有幸参加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北京林业大学专场宣讲报告会,听完7位宣讲员饱含深情的讲述,我深刻感受到不同领域的坚守者如何用热爱与匠心诠释时代精神。红色使命的血脉传承、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担当、大国工匠的执着追求、颐和园守护者的赤子之心,都在传递着同一种信念:平凡岗位亦可绽放非凡光彩。我将以他们为镜,在育人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搭建实践平台、传承工匠精神,让青春在服务社会、守护文脉中淬炼成钢!
供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百姓宣讲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