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开放的中国惠及世界

更开放的中国惠及世界

新时代的中国,更加开放,更加自信。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这份力倡中国扩大开放、呼唤时代担当的中国方案不仅在会场内赢得热烈掌声,也在会场外引发各界热议。

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东艳,请她向记者解读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记者: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采取四项重大开放举措,并且强调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您怎么看待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东艳: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开放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已经进入顶层设计新阶段。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并提出了配套的体制机制调整要求。

在过去5年间,中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等举措不断探索扩大开放。例如,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主动扩大进口也是在中国贸易转型升级、构建贸易强国过程中一直努力进行的工作……这些措施与中国已有的改革开放实践有效衔接,并非突然提出。如今,新的扩大对外开放要求中国实现更快、更高水平、更全面深入的开放,通过重点推进的方式,未来将引领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

记者: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您认为在当前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形势下,掌声背后有何深意?

东艳: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一些波折,孤立主义、保护主义的阴影不断,多边贸易体系正面临更广泛的挑战。在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低潮的同时,区域一体化也进入调整时期。近期,一些国家的单边主义政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也带来挑战。

世界经济目前依然处于复苏阶段。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稍有起色,而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对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挑战。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明确表明了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主张。继续扩大开放是在逆全球化思潮汹涌的情况下中国对世界发展给出的庄严承诺,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稳定剂,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获得国际社会掌声的深意不言自明。

记者: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举措的重要部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特别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如何看待这种全新的对外开放合作模式?

东艳: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创新”。创新是引领未来的重要动力。创新既包括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更包括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中国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倡导全球治理中的普惠包容、共享共赢,反对以邻为壑,倡导各国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构建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全球伙伴关系。

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逐步成为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有助于各方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促进联动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