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端午节的传说

【2018-06】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最本义是农历五月为仲夏,初五为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之日,故又称“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许多民俗活动: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缠五色线、插艾草等等。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传说,解释了端午各项民俗活动的起源。从这些传说中,我们不仅看到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看到他们对现实生活、人伦道德、历史时事的理解,以及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

端午节起源的传说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人们最熟悉的端午节传说人物。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位列右大夫。他学问渊博,有很多治国安邦的良策,但楚怀王不肯听从,还将他罢官后逐出国都。屈原被罢官之后,流落汨罗江边,仍不忘国家的前途命运,等待着朝廷重新召见。然而,朝廷召见的信始终不到,他却听到了最坏的消息:秦兵攻破了楚国都城。屈原悲愤难忍,在五月初五这一日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百姓们都知道屈原是大忠臣,为了悼念他,每逢端午节,都带着饭食,划船来到汨罗江上,将饭投入水中祭祀屈原。有一年,有人梦见了屈原,很高兴地向他行礼,热情地问候他。看到屈原很消瘦,关心他的身体,问道:“三闾大夫,我们给您的米饭,您都吃了吗?”屈原很感激:“谢谢你们!可是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被水里的鱼虾吃掉了。”百姓们都很气愤,送给屈原的食物,怎么能被鱼虾吃了?屈原对大家说,用箬叶包饭,缠上五色丝线,做成有尖角的粽子,扔进水里。鱼虾见到粽子,以为是菱角,就不会吃了。于是第二年端午节,人们就包了粽子扔进汨罗江。但是端午节过后,人们又梦到屈原说,这次吃到了粽子,但仍有很多被鱼虾吃掉了。大家很苦恼。屈原说,可以将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因为水里的鱼虾都属龙王管辖,人们乘着龙船送食物,鱼虾以为这是龙王送来的,就不敢抢着吃了。以后,人们每年都划龙船到江上,为屈原送粽子。这习俗一直被保留至今。

有关屈原的传说,还有许多别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那天,人们把粽子投到江里,是为了让鱼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尸首。划龙船则是象征着打捞屈原的尸身。如果用普通的船去捞,水中的妖怪太多,会拦着船,捞不到屈原。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敲锣打鼓,就会把水中的妖怪赶走,可以将屈原的尸首捞上来了。还有人说,屈原自沉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划船去救他,就形成了龙舟竞渡习俗。

传说中,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也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酒可以毒晕水里的鱼虾水兽,避免它们伤害屈原。雄黄酒倒入江中之后,水面上浮起一条被毒晕的蛟龙,龙须上挂着屈原的一片衣襟。人们说这条龙伤害了屈原,把它拉上岸,剥皮抽筋,将龙筋绑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惩罚恶龙的行径,也保护孩子们不被毒虫侵害。端午节给孩子手腕缠五色线的习俗就开始流传了。

端午节原本具有一个驱邪避凶的含义,在长久的传承中,许多人相信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个传说当然不是历史事实,但它表达了人们真实的情感——对屈原的崇敬,对忠臣和其爱国精神的颂扬。可见传说体现了民众朴素的道德观念。

除了屈原,传说中伍子胥、孝女曹娥与端午节也有一定关系。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帮助吴公子光谋取王位,成为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吴国越来越强盛。吴王阖闾去世后,夫差继承王位。夫差不像他的父亲那样信任伍子胥,在消灭越国一事上,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建议,甚至听信谗言,认为伍子胥要联齐反吴。于是夫差赐伍子胥宝剑,要他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别人说:“我死了以后,要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国的东门上,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打进城里消灭吴国。”夫差听到这句话后非常生气,派人将他的尸体装在皮袋里投入大江。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九年之后,伍子胥所言果然成真,越国消灭了吴国。伍子胥在世时,辅佐吴国成为当时的霸主;去世后,吴国百姓感念他的功德和忠诚,在江上为他立祠祭祀,供奉粽子。人们传言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而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女,她的父亲是一个渔夫。有一年春夏之间,天降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涨水时,水中的鱼虾很多,但洪水汹涌,很是危险。曹娥的爸爸不愿意错过渔汛,划着小船入江捕鱼。江面上忽然狂风大作,大浪奔涌而来,一瞬间将他吞没了。

14岁的曹娥在家中苦等父亲,直到太阳落了西,也不见爹爹回家吃饭。她心中不安,沿着江畔昼夜不停地寻找,找了很久都未果。她寻找了17个昼夜后,无奈之下,将自己的衣裳抛入江中,跪下祈祷说:“父亲,如果您在天有灵,就成全女儿的孝心,让这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她的衣服随着江水漂流一段之后,果真在某个地方沉了下去。曹娥见状,当即纵身跳入了那片水中。五天之后,江面重新归于平静。人们在下游的江面发现了父女俩的尸体。死去的曹娥紧紧抱着父亲,一点也没有放松。人们说,是因为曹娥的孝心感动了河神,河神帮她在水下找到父亲,又将两人一齐送上水面。

曹娥投江以后,人们将她视为新的河神供奉和祭祀,并将她投身的水域命名为曹娥江。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纪念曹娥的活动。

端午节习俗的传说

插艾草。端午节时,人们要在门口插上艾草、菖蒲,寓意祛除邪气,保佑平安。传说中,这一习俗来源于唐末。唐朝末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百姓苦不堪言,一听说黄巢的军队要打来了,就急忙携家带口逃走,躲避战祸。

有一天,黄巢的军队打进河南,路遇逃难的百姓。百姓中有一位妇人,怀中抱着一个年纪大的孩子,手里却牵着一个年纪小的孩子赶路。黄巢感到很奇怪,上前问道:“别人都是抱着小的,手牵大的,你怎么正相反呢?”妇人回答说,怀里抱着的,是亲人的遗孤;手里牵着的,是她的亲生骨肉。一旦情况危急,宁肯丢掉手里牵着的亲儿,也要保护好亲人的孩子。

妇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行为,令黄巢大受感动。他对妇人说:“你快回城去,在门口插上艾草和菖蒲,黄巢的军队看到了,就不会伤害你家。”妇人信了他的话,又将这话告诉了街坊邻里。乡亲们纷纷在自家门口插了艾草、菖蒲,果然躲过了兵祸。这一天正好是端午节。后来人们每年端午节,都在门上插艾草、菖蒲,用来祈求平安。另外一些插艾草的传说中,主人公由黄巢换成了朱棣、张献忠,情节相去无几。

这则传说解释了端午为什么要插艾草,也反映了人们对忠义道德的推崇。

系绒线。给孩子们系上绒线,也是最常见的端午节风俗。除了与屈原有关外,传说中这个风俗还与牛郎织女有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偷偷来到人间,与牛郎相爱,二人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育了两个孩子,生活十分美满。但天神与人类的婚配违背了天条,王母娘娘查到织女的下落,气得脸发青。有一日,她亲自来到牛郎家,一把将织女拽上云端。牛郎赶忙披上神牛皮,带着孩子们追上天空,眼见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簪子向后一划,牛郎面前便出现了一条天河,将这对恋人隔在了两岸。牛郎只得回到家中。第二天正好是端午节。牛郎看到妻子织彩锦的绒线没有带走,拿起绒线系在儿女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以寄托对妻子的思念,也防止孩子们在外玩耍时,被天兵天将带走。乡亲们看到了,纷纷效仿,既怀念织女,也祝愿孩子们平安吉祥。

包三角粽子。早先的粽子并没有一定的形状。现在的粽子则是三角形的,很像女性缠足的脚。据说这是孟姜女留下的。

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壮丁,为秦始皇修长城,一去三年,音讯全无。孟姜女思念丈夫,安顿好公婆后,打算一人独自去寻夫。临走时,她生怕丈夫挨饿,千方百计琢磨着给他做下称心如意的干粮。经过左思右想,她给丈夫包了粽子。她想,北边边塞的风大,用黏米包的粽子,不至于被风吹得干裂。粽子里包了三个红枣,意思是一别三年;三角形的粽子,是模仿自己的脚包的,她想让丈夫知道,妻子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多不容易啊!后来,端午节的粽子就被包成了三角形。吃粽子时,人们就会想到孟姜女寻夫的故事。

少数民族的端午传说

少数民族的端午传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苗族龙舟节。

很久以前,有个人名叫苟亚,打渔为生。一天,他带着儿子驾船到榕山水潭打鱼。他在船头撒网,回回落空,心想:“噫!今天是咋个搞的呦?连条小崽崽鱼都没打得,怕是有鬼啰!”他掉转船头想到别处去打,回头一看,坐在船尾的儿子却不见了。他大吃一惊,忙跳下水潭去找。一直下到潭底,没找到儿子,却发现了一个龙洞。洞里头是干的。他钻进去一看,有一条恶龙把他儿子当枕头,正靠着睡觉。龙窝里满是干草。苟亚靠近一看,儿子已经死了。苟亚想为儿子报仇,手头又没有东西,便回家用猪尿泡装起火石和火草,又回到龙窝,恶龙还在睡觉。苟亚一把火将龙窝里的干草点燃了。他退出来,站在河岸上看。龙窝着火,烧了三天三夜。恶龙烧得浑身起疱,浮到水面上死了。好大一条龙!龙头在胜秉,龙颈在平寨,龙身在巴拉河。各村的人都来分龙肉吃。后来,人们纪念苟亚烧死恶龙、为地方除了一害,各村都砍树造龙舟,做成恶龙的样子,每年五月在清水江和巴拉河上划龙舟,意思是要降服恶龙,把它赶着玩耍,让恶龙再也不敢作孽。这样就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本来,划龙舟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苗语“哝东吾”)举行的,但这里季节来得迟,端午节还没插完秧,后来才改到每年五月二十五到二十七日举行。

今天,全国各地、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的端午习俗和传说。这些传说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但它们是民众集体的想象,传承着人们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和对先贤圣人的真切追思。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