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新理念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用全新理念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人们开始对西方的那套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产生怀疑,更多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呼唤着中国声音,关注着中国作为,期待着中国答案,热议着中国方案。作为负责任大国,回答当今时代、当今世界面临的新课题是中国的责任,更是向世界说明和展示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国际社会对中国还存在不少误解,“中国对手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更要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国际传播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课题已经提出多年,但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进一步破题。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包含着政治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充满着方法论和艺术。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完全、彻底地摆脱“做了事情不容易总结出道理,有了道理不容易提炼出理念,有了理念不容易讲出国门,讲出了国门不容易让更多人听到,有人听了也不容易让他们完全相信,或者说听者有时是半信半疑、将信将疑”的被动局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讲得正确,讲得清楚,还要讲得有效,讲得艺术,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下深功夫。作为出发点,则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全面、深度的再思考。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阐释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此相应,在新实践、新作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但是,如何更好地进一步提炼,如何向世界进行更好地传播,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也就是说,在新时代,我们要善于对鲜活的、带有泥土味的、冒着热气的生动实践进行理论抽象和思想总结,也要善于对这些新理论、新思想进行有效提炼、系统归纳、艺术表达、深入阐释,善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互动与往复。

就国际传播而言,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要进一步注重阐述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理念;在讲述世界故事的同时,要进一步注重体现世界故事背后的中国“世界观”。

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人们明显地感受到:海外受众的兴趣点、“口味”、关注模式等等,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海外受众而言,“简单地”讲故事,或者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对于负责任的国际传播学者和实践者来说,“简单地”甚至“迎合式”地讲故事,更不用说一定历史阶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少数“猎奇性的”所谓“中国故事”,即使它们在短期内能获得“亮眼”的点击率、粉丝量,它们也偏离了我们讲故事的初衷,因而从根本上说是没有意义的。

今天,在和海外受众深入的互动、交流中,一个带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现象是,听完“中国故事”并不是结束,相反,它仅仅是开始。海外受众“听完故事”之后很自然地就会追问:为什么是这样?中国故事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逻辑和规律?这种内在逻辑和规律性能否引申出某种可以复制的经验和模式?更重要的是,各国受众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频繁地发问,在中国发生的这一切对他们自己、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中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上的主张是什么?

因此,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其结果是并不能讲好故事。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把中国故事背后的东西提炼、抽象出来,讲清楚,尤其要注重讲好见解、讲好方案、讲好理念,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世界观”。这无疑是更高层次、更广意义上的讲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意义。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他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既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也是光荣的和历史性的使命。

可以预见,在新时代,我们将更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要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讲故事”,或者说,要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思考“讲故事”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涵,进一步将“讲好中国故事”引入更高层次的境界和更加广阔的活动舞台。

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新时代,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创新传播方法和手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急剧演变,我们感到,传统的业务内容、工作流程、推广方式、发展格局、人员结构等,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需要,更难以实现加速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目标。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有的老内容、老流程、老方式、老格局、老结构,甚至在一定历史时期曾经不同程度上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今天不仅可能失去原有的效果,甚至可能难以为继。牢记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对业务内容、工作流程、推广方式、发展格局、人员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全领域的再思考、再构造,正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最鲜明的战略取向、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最反映现代传播规律性的手段,甚至是艺术,也是真正实现推动国际传播工作不断强起来目标的根本路径。

在这一全方位、全领域的再思考、再构造过程中,必须进一步突出着眼深入人心,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自说自话没有出路,跟着西方话语体系亦步亦趋更没有出路,它需要我们不断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并让其在国际主流社会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既要胸怀全球,注重世界眼光、国际水准,又要站稳中国立场、把握中国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传播中达到想要的传播效果,实现自己的传播目的。

还必须进一步强调注重议题设置,突出中国实践、中国理念对世界的意义。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迎来了世界或热切赞许、或挑剔质疑的目光。这些各种各样甚至性质完全不同的“国际反应”其实都很正常。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国际传播经历了更多具有“回应”性质的阶段,或者叫“中国国际传播1.0版本”,也经历了更多具有“营造”性质的阶段,或者叫“中国国际传播2.0版本”。当前,中国国际传播具有了日益增多的“引领”性质,或者说,已经进入,至少是正在进入“中国国际传播3.0版本”。在这样的历史阶段,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就要更加注重议题设置,更加善于挖掘中国实践的世界意义,更加善于用中国理念引领世界发展的方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理念必须既具有中国和东方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和全球价值;既切合当代实际,又着眼长远未来。只有这样,中国理念才真正可能引领时代、塑造时代。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