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2018-1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首都实践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居民收入的主渠道、社会稳定的“压舱石”。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把“稳就业”放在“六个稳”工作的第一位,强调要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首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新时期就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处理好促进就业与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等方面的关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不断增强首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适应转型发展这个大背景,大力提升就业政策效能

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北京正处在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对就业领域带来新要求新任务。做好就业工作必须围绕这个大背景,准确把握首都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综合施治,精准施策,努力实现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产业机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相协调。2017年,北京投入70多亿元,对自主创新型、生活服务型及调整转型企业等给予一揽子补贴政策。其中,支持1.6万家企业稳定岗位347万个,鼓励5000多家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7.1万人,促进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41万人,守住了就业“基本盘”。2018年,围绕助推产业升级,继续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力度,向高精尖产业及自主创新型、生活性服务型企业倾斜,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围绕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生态涵养区高耗水种养农业的退出,北京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凸显。近年来,通过鼓励用人单位优先招用、公益性托底安置、地区资金帮扶等措施,加大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的帮扶,促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17年,开展支持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就业试点,安置延庆、平谷区1200多名农民;2018年继续安置1万人,实现农民“转得出、留得住、成建制、可持续”,在满足城区运行管理服务需要基础上解决好农民转移就业问题。

对接外迁企业和职工需求,制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措施。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2018年全市调整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到2020年还将退出1000家左右,涉及大量职工转移转岗就业。在全市建立协调机制,掌握企业疏解进展情况,打好职工分流安置组合拳,制定外迁岗位补贴等支持政策。同时,及时总结在曹妃甸区建立跨省人力社保服务中心的做法,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积累可复制推广的北京经验,就地就近为外迁企业提供集中服务。

用好创新创业这个新引擎,大力完善创业生态体系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就业工作必须坚持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把握机遇,加快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创业政策服务体系,打造创业带动就业升级版,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聚焦重点人群,着力加强对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的创业扶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是最具创业潜力和活力的群体。2016年,北京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和大学生创业板,率先开启创业“进口有政府服务、出口有市场承接”的扶持模式。目前累计挂牌企业52家,服务5000多人次。2018年,在扩大大学生创业板企业规模的同时,通过开展千名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建立创业导师帮带制度、优秀创业项目遴选等措施,引领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将现有扶持措施向新业态领域延伸,统筹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创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优化创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专业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首都创新创业资源雄厚,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各类创投、金融和孵化机构众多,拥有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近400家。围绕健全“双创”支撑平台,以创业者的创业创新需求为出发点,在完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基础上,依托创业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各类创业园区等载体,通过购买服务撬动社会力量为创业者提供更大支持,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聚集对接。同时,进一步健全集项目推介、政策咨询、贷款融资、培训指导、孵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创业服务,打造“创业北京”创业服务品牌。

营造浓厚创业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深化人力社保领域资质资格和行政审批改革,为劳动者创业提供更大便利。开展双创活动周等创业推进活动,鼓励支持创业沙龙、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等活动,为创业者交流经验、学习借鉴、资源对接牵线搭桥。加大创业宣传,依托网络、报刊、电视、微博微信等多媒体宣传展示创业典型,以榜样力量引领带动更多劳动者投入创新创业热潮。在全社会厚植创业文化,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坚持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这个主基调,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要素,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北京技能人才在从业人员中占比不足30%,其中高技能人才仅占7%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以上的水平,“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积极围绕贯彻国家《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制定首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革,促进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

整合优化资源,夯实培训平台支撑。高质量的培训需要高质量的资源。发挥北京培训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对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建设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教育集团,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在中关村、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促进各类培训资源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进一步打牢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支撑。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培训经费保障。用足用好就业资金,将资金支出重点由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保障性支出调整到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性支出上来。研究完善激励政策措施,发挥培训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等多种培训形式。借鉴安徽等外省市做法,将政府培训项目向民办培训机构放开,研究对培训机构的绩效奖励办法,鼓励民办培训机构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形成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并行的大培训格局。

创新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培训精准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接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完善“高校+培训机构+高技术企业”的人才培育机制,协调有关企业与高校、社会优质培训机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供需网络平台,打造以中关村为核心、辐射全市的人才培养生态。推广“服务冬奥世园,促进绿色发展”大培训经验,健全城乡劳动力“培训、实习、就业”全链条服务机制,指导各区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重大建设项目需求实施“一地一策”培训,促进培训与就业的紧密衔接。积极与市科委、市农委等部门合作,抓好人工智能产业编程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形成长效培训机制。

抓住完善服务体系这个着力点,大力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当前,北京按照中央要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既是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这要求北京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着力形成公共就业服务和市场化就业服务双轮驱动格局。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目前,北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1500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提供包括招聘外包、培训、猎头、人才测评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产品。围绕健全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海淀园和通州园建设,构建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体系和更加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挥产业发展的雁阵效应,全面提升首都人力资源供给水平。研究出台促进猎头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资金奖励、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政策的撬动作用,鼓励更多国内外知名猎头落户北京,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力资源智力支持。

加快“互联网+就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能。在深入实施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企业分流职工、低收入农户劳动者精准帮扶基础上,结合首都发展要求,搭建集岗位信息发布、职位搜索查询、职业技能提升、就业政策审批、创业服务及咨询宣传于一体的“就业超市”,提供全天候、一站式、零距离服务,让服务对象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劳动者需求。

(作者:徐熙,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