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国际意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报告人:夏春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
简 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夏春涛作的专题辅导报告,从三个角度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国际意义,主题鲜明,政治站位高,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有很大帮助。
总播放:131776
发布时间:2019-01-09 10:34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笔书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夏春涛 图片

    夏春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学习体会。40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就是对内改革,我们要发展就要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开放,就是对外开放,我们要发展就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面向世界,要和国外打交道。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伟大的历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的主题来理解和领会。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在以后的党代会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接写进了历次党代会的标题,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词。比如,进入21世纪,我们党召开了四次党代会,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的标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的标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我们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完全靠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去摸索,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的道路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已知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挑战,我们走出这条路非常不容易。

    从国际大环境来讲,苏东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从国内来讲,我们党在跋涉前进中遇到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面临各种风险挑战。

    从理论层面看,右的干扰主要来自党外,其最主要特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左”的声音主要来自党内,有些同志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担心中国搞改革开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李岚清同志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当被问到为何用“突围”作为书名时,李岚清同志说:“我在回顾和写作的过程中,有一种感受是日益加深的,这就是对外开放初期,僵化的思想和观念,传统的体制机制,以及国力家底都很薄弱等,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手脚,对外开放每迈出一步,都要突破重重阻力,打破许多条条框框,是很不容易的,甚至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风险。然而,正是邓小平同志带领大家突破‘左’的思想禁锢、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突破关门搞建设的做法,才‘杀出一条血路’,开辟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新时代。这中间对外开放每迈出一小步,都是经济发展前进一大步。在此过程中,我的脑海中逐步浮现出‘突围’二字,并不断加深,从而决定就以此作为书名。用这个书名,就是力求反映当时的艰难情景,体现先行者的胆识和精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进行改革开放。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央人事调整也大体完成了,自此以后更加全力地进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向前推进,首先是解放思想。我们党在理论上、政治上高度清醒,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不断地总结新鲜经验,在理论上开拓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既不丢老祖宗,同时又讲出了新话,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前进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个理论体系被命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命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的脉络。党的十二大响亮地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再一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既不丢老祖宗,同时又讲出了新话,深刻解答了在前进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40年,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极力探索,把理论与实践、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谋划和部署工作。比如,“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单打一”。党的十五大分别谈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增加了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大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继续进行新的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通常表述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再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全国两会的重点议题之一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同时,新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40年来,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对外开放也不断打开新局面。最早是沿海开放,然后发展到沿江开放,再到内地开放。最初是“引进来”,后来是“走出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从制度层面看,改革的主旨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极大释放了社会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文化层面看,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深刻影响了世界。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由此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即“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在发展中遇到的风险挑战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之大,同样世所罕见。2018年11月,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让参观者倍感振奋和自豪,让我们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亲眼目睹、亲身参与当代中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和荣耀。

    从国家层面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一位;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这个成就很了不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2010年标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97.5%。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3046万人,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我国扶贫成效之显著举世罕见。德国《时代》周报发文盛赞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数亿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配备高科技的火车在大都市之间穿行,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令人难以置信”。英国著名资深中国问题观察家休·佩曼对中国40年的巨变,用“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来赞誉。

    西方国家曾经攻击我国所谓人权问题,但人权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发展权。要知道,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这正是当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权事业上作出的最卓越的贡献、最显著的成就。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光辉历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动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