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当上贺岁礼

鲜花当上贺岁礼

摘要:多年前,京城曾流行过这样的“礼单”:一盒点心两瓶酒,外加几瓶水果罐头。上世纪90年代,这份“礼单”悄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罐头、糕点渐渐失去拜年的统治地位,鲜花贺岁成为时尚。

没出正月都是年。昔日,北京人过年走亲访友喜欢拎着点心匣子、水果罐头当礼物,因为在多数人的生活字典里,柴、米、油、盐是主题。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生活品质的提升,上世纪90年代串门儿时,人们开始用一束束、一盆盆鲜花贺岁,表达温馨情意和美好祝愿。

1

90年代鲜花进“礼单”

老北京人讲究情,讲究礼数,逢年过节免不了走亲访友。不过,登门不能空着手,总得带点什么当礼物。

多年前,京城曾流行过这样的“礼单”:一盒点心两瓶酒,外加几瓶水果罐头。上世纪90年代,这份“礼单”悄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罐头、糕点渐渐失去拜年的统治地位,鲜花贺岁成为时尚。

北京市花木公司工作人员介绍,1997年,仅天坛东门北京园林花卉市场一处就售出盆花9800万盆、鲜切花1.2亿枝。其中,春节期间销售的占很大比重。由于春节是鲜花销售旺季,市花木公司开辟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花卉交易大厅,内设80多个摊位。离春节还有四五天时,有些摊位的鲜花就已售罄。当时,最受欢迎的是杜鹃、金橘、仙客来、水仙等,这类花价格大多在百元以内。还有一些以观赏叶为主的热带植物,像巴西木、富贵竹、发财树、大叶绿萝等,销量也很不错。(1998年1月31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人,鲜花做伴过春节》)

本报1998年2月1日头版《姹紫嫣红俏京城》也记下了当时年宵花热卖的繁荣景象:春节前,京城百余个花市一个赛着一个红火。在草桥花卉市场,300多个鲜花展销厅前都挤满了看花买花人。一位带着孙子、孙女前来买花的离休干部说:“往年春节,大伙儿都是拎着食品来看望我。今年,同事们是捧着鲜花来的。盆盆鲜花给我的居室带来勃勃生机,全家人平添几分好心情,鲜花是最好的礼物。”

其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鲜花对京城市民来说还都是稀罕物,常被列在高消费之列,一般多见于国事活动、工商企业庆典、结婚典礼等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则是“看得起,用不起”。那时候,一个两米高的花篮价格约为800元,少有问津者。虽然一些快递公司打出电话预约、送花上门的广告,也是咨询者众、成交者少。业内人士分析,鲜花贺岁之所以兴起,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丰富多彩的产品、人们承受能力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1997年1月28日《北京日报》2版,《春节访亲拜友送啥礼——鲜花表真情》)

2

鲜花拜年电报流行

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拜年新方式层出不穷,鲜花拜年电报就是一种。

据本报1995年2月17日5版《风移俗易 新式拜年》报道,鲜花礼仪电报业务是1993年底开办的。当时,联网参加这一活动的只有18个城市。1994年春节,北京市电报局只收到160份鲜花拜年电报。1995年,鲜花拜年电报业务猛增了八九倍。当年,“鲜花电报网”扩展到全国18个省市的124个城市。

那时候,只要到电报局发一份鲜花拜年电报,远在异地的亲朋好友就可以在收到电报的同时,接到一束美丽的鲜花。1995年,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三的4天里,北京电报局就投送了来自全国的鲜花拜年电报千余份,占外地来报总量的70%左右。大年三十的下午,本报记者还接到读者的电话,询问到哪里可以发这种鲜花拜年电报。

3

“花红娘”“花保姆”上岗

1998年前后,京城花市、花店繁荣,每年约有百余家花店开业。鲜花业迅猛发展,市民对鲜花搭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花市、花店随之涌现出一批为顾客传递花语的“花红娘”,以及负责上门服务的“花保姆”。

1998年,在中关村附近一家花店,满屋的鲜花,大把小束绽放,馨香的气息沁人心脾,五彩缤纷的情调和香气四溢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店员接待顾客彬彬有礼,问清顾客购花用途后,扮起了“花红娘”的角色,在选花、配花、设计及贺卡上的字句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好的建议。这位店员插的花篮鲜花搭配、布局整齐,十分协调,令顾客们非常满意。原来,这位店员是位硕士生,大学毕业后,又专修过半年花卉园艺课程。

当然,并非所有的“花红娘”都经过专业的培训,花市繁荣背后也曾有隐忧。1998年2月,本报记者随花卉工程师进行暗访,就看到这样一家花店,店内的环境气息与高雅的鲜花极不相称:锅碗瓢盆堆满地,打开的行军床上铺盖、书籍杂乱无章,室内弥漫着残羹剩饭的气味。两位店员除了花的价钱,在选花、配花、颜色搭配上,一概不知,连如何为花浇水施肥也不清楚。他们插的花篮臃肿,装扮成顾客的花卉工程师嘲讽地说:“你们这哪是插花呀,是在堆花。”两位店员却争辩道:“我们也没学过,插成这样就不孬了。”(1998年2月25日《北京日报》2版,《今春花市兴旺 经营亟待规范》)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鲜花租赁公司开始提供“花保姆”,上门服务。据本报2005年3月9日7版《花卉行当新添上千护花使者》报道,在东单附近的一家写字楼里,“花保姆”小张负责全楼500多株绿色植物的浇水、施肥、养护工作,每两天来一次。那会儿,租摆大型绿萝类的花卉,每盆月收费在30元至60元之间,免费送护养服务。一般的小盆花,摆放加护理,每月收费在5元至30元。

“以前都是酒店需要植物、鲜花的养护服务,现在普通市民要求提供上门养护服务的越来越多,仅我们就有固定的家庭客户1000多户。”时任北京植物园植保中心主任熊德平介绍。除了上门服务,每天他们接的咨询电话有10多个,他们专门安排了一名员工负责电话答疑。据悉,植保中心里忙着“出诊”的两名“花卉医生”均是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科班出身,而当时京城里这样的“花卉医生”“花卉保姆”等有千人之多。

4

北京人买花一年花了5.5亿

进入新世纪,鲜花贺岁已经成为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2001年底市林业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新年期间的鲜花消费,占市民全年鲜花消费总量的一半。那时候,仅京城鲜花生产企业推出的年宵花就有一品红、杜鹃、蝴蝶兰、凤梨、火鹤、仙客来、马蹄莲、长寿花等,总量达300万盆,其中杜鹃、蝴蝶兰等主打品种占70%以上。元旦、春节期间,全市贺岁花总量在1000万盆以上。(2001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5版,《1000万盆鲜花贺岁》)

国事兴,花市兴。2005年的一份市场抽样调查显示:全市80%的家庭购买过花,喜欢花卉的市民中参观过花卉展览的占63.9%。全市居民的花卉消费比例已经由1986年的2.3%增长到了当时的30%,对花卉的需求,基本形成居民购买、集团消费、城市美化各占三分之一的局面,花卉成为社会活动和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

到2005年,北京花卉种植面积达4.4万亩,21个大型花卉交易批发市场和1500多家花店遍布京城,北京人一年在买花上的开销达到5.5亿元。(2005年6月12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人买花一年花销5.5亿元》)

如今,很多花卉企业更是把家庭消费作为主攻对象,在花卉的品种上,增加了一些适合摆放在书桌上的品种。每年,市园林绿化局花卉产业处还会从国外引进一些适合家庭消费的小型花卉新品种,如红掌、兰花、仙客来、百合等,丰富市场,为市民提供更多选择。(2013年9月20日《北京日报》1版,《节日低价花  进入百姓家》)

本版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