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

在守正创新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去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些论述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带有根本性、基因性意义,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深度。应该说,在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准概括或提炼出这样的精神标识并不容易。但我们或许可以选择一些既活在当下为人熟知,又源自原典带有本元意义的范畴或命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确立确定的精神标识提供一些启发。姑且先举几例。

一是“贵和”。“贵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中国人在关系处理上的一个基本规范。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主张,认为单一元素是没有办法成长、发展的,多种元素相成相济,才可以生发出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世界。“以他平他谓之和”。把许多不同的元素相成相济结合在一起并使它们获得平衡,这才可以叫作“和”。以“贵和”思想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不与天争职”“民胞物与”“天人合一”;以之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流”“均无贫,和无寡”“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以之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就是“和衷共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及“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等,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是“重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重义”作为做人的根本。“义”就是道义、公义、正义,就是“弘道”“守仁”“扬善”。“天下为公”“天下归仁”,实际上都是讲天下归于“义”。我们知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代表的儒学是“仁义之学”,“仁”与“义”是儒家价值理念的核心与基础。“见得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事莫贵于义”“舍生而取义”“由义为荣,背义为耻”,等等,都显示了中国人对于“义”的基本态度。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见利忘义,把“利”摆在本体的位置,因此,“重义”就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这里把“重义”从“德”的诸多下一级范畴和命题中提炼出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示例,其理由也正在于“义”在逐利的市场经济氛围中对人文价值的坚守和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大学》里的话“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之强调在当代国际关系建构中也要践行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先义后利。

三是“民本”。“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治国理政的一个核心理念。“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为国者以富民为本”“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些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民本”思想强调“重民”“贵民”“爱民”“保民”“亲民”“和民”“敬民”“畏民”“恤民”“安民”“顺民”“惠民”“利民”“富民”,可以说,这是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的精髓所在、根本所在。今天我们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唯物史观对于古典“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是“日新”。“日新”精神,就是自强不息、不断进步与革新的精神。古人强调,“日新之谓盛德”“日新其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那么,什么是“日新”呢?“言德行终始不衰杀,是乃日新之义”,即在道德和实践上不断砥砺奋进、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以期抵达人生修养的更高境界和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日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精神性要素和基因,离开“日新”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强韧生命力之所在。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讲:“惟进取也,故日新。”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奋进。中华文明古国之所以仍怀抱一颗少年心,涌动着少年般的希望和活力,就在于其“日新”精神的从未磨灭。“日新”所蕴涵的自强精神、奋斗精神、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迄今依然是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应当强调的一点是,精神标识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在这个“提炼”过程中,既要有“提”的意识,即去芜求精、去伪存真的意识;同时,还有“炼”的意识,即在概念或命题的意义赋予与阐发上给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惟其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才能真正激活传统基因,焕发思想活力,获得其当代的和世界的意义与价值。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