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网络治理的三个重要问题

完善网络治理的三个重要问题

当前,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体系和生产力,网络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运作速度,从而将人们都带入到网络时代。由于网络越来越深地嵌入到现实社会中,网络治理本身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网络治理已经与数字化的现实社会治理高度融合,利用网络进行治理和对网络的治理高度融合。就网络治理而言,一大批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推动了治理体系的完善,同时,网络治理需重点考虑并解决三个问题。

隐私保护的意识和权利保障

网络与之前一切通讯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网络是高速双向的信息通路,一切个体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也参与了网络的构建。这种构建过程既包括积极主动参与,也包括被动参与,而被动参与主要表现在个体信息在不知情状态下的上传和泄露。这种个人信息的网络收集,固然有助于更好实现对个体的管理和企业对公众更有效的服务,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严重的隐私泄露和个体权利的危害问题。

如果从人参与网络的进程而言,网络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的互联网体系,可以称之为人的互联网。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出现之后的互联网,可以称为智慧互联网。在前一个阶段,人是单纯的互联网的连接主体和使用者。个体即便存在隐私泄露,也很难被大面积地关联起来。而在后一个阶段,网络具有了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可以自动高效地将每一个体在各种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信息归总起来并直接关联到自然人,并且这种归总分析能力是普遍拥有的。这就可能导致非出于公共利益的个体和组织,通过大数据技术,也具有综合分析网络个体的隐私并进行发布的能力。因此,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隐私保护机制在网络时代受到了重大挑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尊重公众网络距离权和离线权

网络并不只带来社会效率的提升。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和社区,个体的思想、观点、活动等被直接展现出来,原先被隐藏的社会分歧、阶层差异、价值取向冲突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产生了密集的思想碰撞。这种思想碰撞又由于线上线下的融合,被带到现实社会中,一定程度上使得冲突加剧。因此,越来越多的个体,在密集地浸入网络后,选择回归网络最初的简单连接属性。这就产生了尊重网络距离权的问题。也就是说,应承认并尊重个体相对独立状态的权利。

与距离权相关的则是离线权。网络作为一种便利的社会生产生活手段,连接网络往往意味着更方便的生活,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新事务的学习和适应要求,形成了新的社会焦虑。例如,网络约车的广泛适用,提高打车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不会使用网络约车软件人员的出行不便。出于拓展业务的需要,企业往往具有大面积推行网络新工具的动机。这就导致个体在越来越网络化的时代,必须要不断适应新的网络工具的出现与应用。一个问题随之产生,这是不是公众应有的义务?或者公众有没有独立的选择权?公众在面对不断涌现的大量网络平台和工具时,有没有保持原有生活方式的权利?从权利的角度,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的最重要主体,必须尊重和承认公众的这种相对离线权,适度保持原有公共服务渠道的规模。同时,也要倡导对公众离线权的尊重。

构建积极的网络文化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态,网络最终是要形成一种积极的文化与文明,这远比政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要难得多。网络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网络极大拓展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形态,促进了原有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网络也催生了基于其自身特性的大量原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理想中的网络文化,应该是兼容并包的,网络对传统社会的改造,应该超越非此即彼的替代,呈现出更为自然的融合状态。积极的网络文化,应该能够容纳甚至精准保存传统社会的一切文化形态,并且形成一种全社会积极的普遍共识。这种共识的形成,一是需要政府积极的推动,二是网络自发积极互动的结果。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