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印发《关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融入公务员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广大公务员加强政治历练,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好干部成长既靠组织培养,又靠自身努力。从这个方面讲,做到坚定信念、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就要不断在政治素质、纪律意识、个人作风、干事本领方面砥砺斗争品格,涵养为民初心。
提高政治素质,夯实政治信念“压舱石”。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党不忠诚,政治上不合格,就站不稳政治立场、经不起大风大浪,抵挡不住各种利益诱惑。只有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党的各项事业中举旗定向,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谋篇布局。实践证明,平时疏于学习政治理论,精神“钙”质就会慢慢流失而易得“软骨病”,易成“墙头草”,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容易摇摆不定,丢失党员干部的“底气”,丧失从政道路上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理论武装和坚定信念统一起来,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理论学习强身治病,时刻保持肌体健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强化纪律意识,加固执纪问责“保险杠”。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扎紧制度的笼子,绑住“任性的权力”,不断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被反腐高压态势压倒的问题官员无不是丧失了纪律意识,无视了条条规矩,忽视了自身学习。从领导干部自身来讲,“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汲取党的理论营养,才能持续提高“免疫力”,练就“百毒不侵”的健康体魄,臻至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外部监督来讲,要加强执纪问责力度,将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时刻盯紧“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多劝诫、早提醒,勤打“预防针”,避免“大手术”,不断激浊扬清以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持续补心补钙,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作风好不好,群众口中找,作风好坏关乎人心向背。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徙木立信,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群众评价大为改观。但从长远看,抓作风的“补心”过程不能断,“补钙”动作不能停,拔出“四风”软钉子,就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着力整治机关病、红眼病,祛除散布在体制内的“政治微生物”;要让坐而论道、凌空蹈虚的“客里空”式干部离场,让阔论虚功、名不副实的干部现行;工作松松垮垮、稀稀拉拉就劝导,干事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就警告,目无组织、乱评妄议就“开刀”,坚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以凝魂聚气、扶正祛邪。
加强实践历练,用好培训提能“助推器”。能斗争就要有本领,党员干部须在“本领恐慌”上做减法,在知识储备、能力提升上增厚度。要注重实践历练,多到基层和贫困地区接接地气、积累经验,多到不同岗位学习技能、增长才干。一些领导干部囿于一隅,长期在温室里成长,难免会养成遇到问题就绕道、碰到矛盾就缩手的“公主病”,最终难堪大用。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不断加强能力锻炼,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住,在危急时刻站得稳;为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主动涉“险滩”,啃“硬骨头”,才能在干事创业的斗争中练就“真把式”、累积真本领,才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初心之行,始于足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大好时机,积极砥砺斗争品格、涵养为民服务初心,主动“补心补钙”、荡涤身上污泥、祛除不良风气,彰显好作风、竖起好榜样。(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731/1052640.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