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凝聚东北全面振兴力量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凝聚东北全面振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东北如何闯出一条浴火重生的新路子,需要方方面面的有力支撑,但自身必须有一股“气”,那就是保持振奋的精神动力和旺盛的创新活力。古人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这里的“气”,包含理想、操守、志向、信念、品格等,是一种深远、永恒的意志力量。有什么样的“气”,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用东北抗联精神为东北全面振兴凝气聚力,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继承,又是对时代创新精神的不断丰富。

东北全面振兴需要东北抗联精神凝气聚力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14年抗日战争中,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今天,时代环境变了,历史任务变了,但思想自有相通之处,在东北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仍然需要东北抗联精神这一股“气”。

砥砺前行之中需要东北抗联精神支撑。东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规范和引导大家笃信真理、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进一步端正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社会价值导向,使人民同心、社会同向的正能量充足强大,让东北全面振兴的精气神全面提振起来,让理想信念的明灯在干部群众心中始终闪亮。

聚沙成塔之际需要东北抗联精神凝聚。要学习东北抗联精神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概、风格、作风等,把民心吸过来、聚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上,真正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同时,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树立自强意识,凝聚各方力量,坚定不移闯出一条新路。

脱胎换骨之时需要东北抗联精神重塑。东北要全面振兴非得完成老工业基地的脱胎换骨改造不可。这就要求发挥好东北抗联精神求新、求变的精神元素,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充分看到信息化条件下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要素较以往发生了根本改变,树立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科技生产、融合发展的理念,形成信息化思维和信息时代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振兴力量体系的内在本质力量,在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中发挥更大效能。

履行担当之责需要东北抗联精神感召。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必然涉及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以东北抗联精神激励人、鞭策人,以火热旺盛、必夺斗争胜利的工作热情,蓬勃向上、永不倦怠的精神状态,藐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私心,抓难点,补短板,求突破,使东北全面振兴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向前。

充分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动能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东北抗联精神植根于东北沃土,贯穿于14年抗战的全过程,应时而生的实践性是其本质所在,顺势而变的创新性是其生命所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感怀和铭记,更在于通过不断提炼和发掘其财富宝库,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东北抗联这个英雄的群体,人数最多时只有3万人,最少时仅千余人。在日军日夜不休的军事“围剿”、时时刻刻的政治诱降、苛刻严密的经济封锁下,东北抗联的旗帜始终不倒,抗联将士就是凭借这种为民族独立、祖国解放的信念坚持战斗到最后。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就要挖掘和用好高尚纯洁的品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攻坚克难,重振雄风。

舍小为大的全局意识。东北抗联党组织远离党中央,在林海雪原中,孤悬敌后,宁可自己做出重大牺牲,也要极力拖住几十万关东军,使他们无法进军关内,有力支持了全国的抗战。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就要挖掘和用好东北抗联那种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对全面振兴的思考、定位、部署,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瞄准方向、保持定力,而不是紧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不能只想着个人的荣辱得失,真正做到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站高谋远。

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东北抗联不仅承受着极寒天气的生存威胁,而且在没有任何外来援助的情况下,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穷凶极恶的敌人,既要挑战自身的生存极限,又要不怕牺牲、以命相搏、攻坚克难。《露营之歌》中所描述的“草枯金风疾、霜晨火不燃”“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东北抗联艰苦斗争的真实写照。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就是要挖掘和用好东北抗联将士那种敢于直面困难挑战的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政治勇气,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因地制宜的科学态度。一方面,东北抗联能根据斗争极端复杂性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能根据东北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及日军的部署创造灵活的战略战术。在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精神的引领。这就要挖掘和用好东北抗联那种善于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既要发挥老工业基地的尚存优势,又要卸掉老工业基地的过时包袱,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一切从有利于振兴出发。

为民靠民的群众观念。从抗战初期起,东北抗联坚持保境安民,重视发动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启发他们拿起武器抗日,先后开辟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在70多个县建立了各种群众抗日组织和根据地。

东北抗联之所以能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14年之久,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心里装着东北百姓,深深扎根东北百姓之中。东北要全面振兴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习东北抗联的群众观念,挖掘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振兴事业推向前进。

将东北抗联精神之“气”鼓得更足、用得更好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东北全面振兴中宏观经济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国有企业与政府改革、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指明了方向,而且对释放东北抗联精神的巨大潜能,为全面振兴凝足气、聚足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理解和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关键是要把握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要求,掌握其精髓。

用好加法,就是增强全面振兴的信心。困难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有没有克服困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勇气。要把在东北抗联精神中挖掘和积聚起来的精神动能,转化为深化改革的信心与力量,坚信“前辈没有倒下,后辈一定能行”,以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旺盛的斗志、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东北地区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自我加压,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既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东北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差距,更要看到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仍然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不断凝聚起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磅礴力量。

善用减法,就是减掉干事创业的暮气。充分发挥好东北抗联精神中敢闯敢干的血性、干事创业的激情,最大限度地摒弃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暮气沉沉、患得患失、得过且过,没闯劲、少干劲的现象。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真正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扛在肩上的首要之责,把工作岗位当成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把解决问题看成检验能力素质的重大机遇,奋力谱写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新篇章。同时,要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掀起击楫中流的勇气、士气、豪气,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激发出来、释放出来。

用足乘法,就是积聚创新发展的思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解决东北地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因此要用好东北抗联精神中的锐气,多想破题的思路,善找破局的办法。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根本途径,加快结构调整和新动能培育,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把开发开放作为重要抓手,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对接和交流合作,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完善重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巧用除法,就是铲除不合时宜的陈规。东北是全国计划经济进入最早、退出最晚、影响最深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相对不足。要挖掘东北抗联精神中与时俱进、灵活机动的战略底蕴,坚决摒弃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陈旧观念,坚决破除守成心态,对不符合实际、影响工作、阻碍发展的陈规,必须去改变、去铲除。在坚持从“破”字上下功夫的基础上,还要在“立”字上做文章,惟其勇于突破陈规,方能补齐思想观念短板,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无限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改革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力,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真正铸就东北全面振兴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