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2019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大学2019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各研究生培养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学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2018级研究生培养方案,决定在全校2018级和其他年级未完成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研究生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是研究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推动产教融合、服务企业社会、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研究生社会实践坚持实践育人工作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实践主题与内容

2019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请各学院结合建国70周年、我校研究生教育办学40周年等时代背景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等工作予以展开。倡导研究生社会实践与政策理论宣传相结合;与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实习科研实践相结合;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相结合;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五结合”原则。社会实践的内容可以是: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的宣讲,建国70年发展故事寻访和宣传,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系列,实习实践与挂职锻炼系列、科普宣传、科技扶贫、科研攻关、企业帮扶等科技服务系列,义务支教、助残帮困、社区共建等志愿服务等方面。

三、参加对象

我校2018级全体研究生和其他年级未完成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研究生。

四、活动时间

2019年6月底-8月底,各学院组织有关研究生开展为期不少于两周时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时间由各学院相关研究生自行组织安排。

五、实践形式

1.建国70周年发展故事寻访和宣传。通过实地寻访和宣传展示建国70年来改革发展的个体或群体的典型故事,让广大研究生亲身感受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增强积极投身祖国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学习实践自觉。

2.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的宣讲。我校人文社科学科所在学院的研究生,可以班级、党团支部等为单位,联合基层社区和村镇,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政策,在宣讲展示中加强对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的学习领悟,增强四个自信。

3.实习实践与挂职锻炼系列活动。广大研究生可结合所学专业,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科研院所开展挂职锻炼活动,从中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实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水平。各学院可依托我校现有的桐乡、新昌、上虞、瓯海、象山等地方研究院,积极联系导师、组织相关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各地市地方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合作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实习或科研实践活动。通过拓展并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建立健全双导师制度,着力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4.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广大研究生可积极报名参加校团委和各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今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主题,组建研究生实践小分队,深入农村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基层开展科普、支教、敬老爱幼、扶贫扶志等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让研究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5.各学院学科专业优秀校友和用人单位寻访。洽逢我校研究生教育办学40周年,结合第5轮学科评估工作需要,请各学院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为每个学科专业组建至少一支小分队的研究生开展学科专业优秀校友和用人单位的寻访调查活动。在优秀校友的寻访调查中,增强个人的生涯规划学习教育,促进自我成长发展,为第5轮学科评估工作提前谋划,做出贡献。

6.其他形式。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可以组织研究生开展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学习弘扬、实地调研和传承等实践活动。为增强研究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力和竞争力,已经报名参加相关学科竞赛的研究生团队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学科竞赛有关项目的建设备赛事宜。为增强对社情、国情的了解,可以组织研究生开展专题调研,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作的对策建议。研究生也可围绕当前社会热点或自身研究课题,自发拟定实践内容,自主开展实践活动。

五、活动要求

1. 精心组织,加强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环节,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各学院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一要为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条件;二要层层动员,宣传覆盖到每一位研究生;三要精心组织,加强教育,确保2018级全体研究生圆满完成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任务。

2. 加强指导,力求实效。各学院要动员广大研究生导师积极支持、主动参与指导研究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锤炼科研创新素质,争取形成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实践成果。同时,要注重建立稳定的研究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加强研究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和基地建设,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

3. 强化培训,确保安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暑期实践研究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教育,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确保参与师生的安全。各学院应通过拟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文明告知书、签订安全文明承诺书等方式,加强对参与暑期实践活动研究生的培训教育和管理。

4.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学院要加强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通过校内外网络、报刊、广播和工作简报等方式,对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进行及时宣传和报道,积极营造暑期实践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更好展示我校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

七、活动的考核

研究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暑期社会实践论文或调研报告。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工作由相关指导教师统一进行,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社会实践活动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不能取得毕业资格,并须重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至达到合格要求。各学院须在9月9日前完成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果考核和成绩录入工作。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