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会议,迎来文艺的又一个春天

那次会议,迎来文艺的又一个春天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参会代表,当时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他要求文艺工作者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五年过去了,回首过往,我深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精益求精搞创作的重要性。

凡重视生活、深入生活者,必有斩获。这是一条创作的铁律。作为创作者,我深感深入生活,扎根土地、扎根人民的重要。几十年创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哪一块儿生活琢磨透了、烂熟于心了,在那里下手,必有所成。相反,哪儿热闹往哪儿钻,见别人在那儿秋收满满,立即扑进去手脚并用,往往别人收获的是金子,而自己打捞起来的却是砖头。作家艺术家要有自己长期深耕的土地,只有像农民参透了他家园的古往今来,才可能深刻认识天象、气候、耕地、人畜的习性与脉动。

凡能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者,收成一定颇丰。用作品安身立命,而不是用心浮气躁、飘忽不定的东西“热闹游走其间”。这也是一条创作铁律。时代越是呼唤精品力作,越是需要作家艺术家神情笃定、深思熟虑、安稳如山。左顾右盼、赶潮扎堆、东奔西突,终会耽误时间、耗散精力。作家艺术家要用作品说话。作品是文艺家成其为文艺家的硬道理。标签贴得越多,广告词越高调离谱,越会让人心跳耳热、坐立不安。唯有汲取丰富的精神生活营养,沉下心来,下苦功夫酿蜜,才是创作者这只蜜蜂的沧桑正道。

总之,要用真情真心书写生活,书写时代。中国发展到今天,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是很高的要求。互联网把世界与个人的距离拉得很近,大家可以随时阅读、观看到世界上诸多优秀文艺成果。因此,今天的作家艺术家面临着比任何时代都要繁重的压力,那就是如何从“高原”迈向“高峰”的问题。作家文艺家只有深深扎根土地,扎根人民,苦苦探究,上下求索,方是成就大业之道。

(作者:陈彦,系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