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各种条件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

利用各种条件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

——读刘少奇 《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

1951年5月,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的重要报告,总结了党在革命时期宣传马列主义取得的巨大成绩,指出在新形势下要把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并提出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

革命时期马列主义宣传取得了巨大成绩

在报告中,刘少奇认为革命时期党在宣传马列主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通俗化的宣传工作,马列主义成为“中国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战斗武器和战斗旗帜”。我们党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在广大的范围内宣传了马列主义,使马列主义的原理通俗化,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具有了民族的形式”,从而使马列主义“同中国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实际斗争密切结合起来”,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第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来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认识到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马列主义原理的无限忠心,并且正确地应用了这些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在“极为深刻的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在马列主义总武器库中增加了不少新的武器”。

第三,马列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刘少奇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宣传、应用和创造性发展,不仅把中华民族的理论水平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从实践上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这就是说,马列主义已经确定地在中国人民中间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新形势更加要求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革命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迫切需要“继续努力提高劳动人民的觉悟和理论水平”,这就是刘少奇所指出的,“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

刘少奇指出,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首先需要确立马列主义这一工人阶级思想的领导权,这就需要“在思想上打底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育全国人民。这是因为,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但帝国主义思想、封建主义思想的存在,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由于国家允许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成分的经济存在与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会存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有它好的一面,但是,从根本上看,“它们的思想体系是不正确的”,照它们的办法,中国是搞不好的。“照资产阶级的思想中国就不能走向社会主义,就要走向资本主义”。

刘少奇还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可以不用批驳的错误认识。他明确指出,如果不对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批驳,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是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战胜呢?还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战胜呢?”如果让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人民中间占了上风,资产阶级就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占上风,那么,中国革命就要失败。因此,对于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虽然暂时不宣布它非法,但是一定要批驳它,指出它的错误。只有这样,“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地位才能确立起来,才能保证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取得的胜利,保证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宣传马列主义要利用好各种条件

刘少奇认为,党对马列主义的宣传与建设新中国的需要比较起来,“还很不相称,需要加强”,主要表现为有的党员不重视马列主义的宣传,一些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还比较低,宣传马列主义的人还比较少,等等。因此,要保证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就必须创造利用好各种条件。

首先,加强宣传机构,加强人力、物力。刘少奇指出,宣传机构不健全,宣传人员能力不强是马列主义宣传工作中的一大弱点,所以“宣传机构要加强,人力、物力都要加强”。刘少奇认为,宣传机关要注意改进工作方法,要“研究情况,作计划,发指示,供给宣传材料,总结宣传经验,审查宣传内容合乎不合乎马列主义原则,方法是不是适合群众的需要,宣传机构是不是健全”。宣传机关还要经常向群众做宣传解释工作,如国际国内形势、生产经济上的大事、党的中心工作,等等,都要向群众解释,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推动党的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运用好各种宣传工具。刘少奇认为,要使马列主义深入人心,各种宣传工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宣传员网、报纸、刊物、出版、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广播、学校等,要把这些宣传工具都搞好,都加强,统统动员起来,运用起来”。他批评了在宣传马列主义过程中,报纸、电影、戏剧、图书出版物发挥作用不够的现象,指出“宣传教育工具还要增加”。

最后,注意发挥党外积极分子的作用。刘少奇指出,宣传马列主义不能仅靠专门的宣传机关去做,“仅仅依靠宣传部的一些职业宣传员来做宣传工作,那是做不好的”。需要树立“大宣传”的理念,“依靠全党以及党外的共产主义者,马列主义者,党外的积极分子”,要让“党外积极分子去进行他们所能做、又需要做的宣传教育工作”。这种认识,与1942年毛泽东提出的“党报工作者必须学会善于吸引党外人员在党报上写文章、写通讯的方法”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它极大地拓展了宣传主体的范围,有利于形成宣传马列主义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