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需要“电商+”

脱贫攻坚需要“电商+”

1

每年的11月11日,“双十一”,这个全球化时代独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场景”和文化“盛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智造”的社会新环境的形态之一,也是14亿中国人民在新时代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激发出来的动人画卷。而在网通天下的现实之中,“双十一”在俄罗斯等海外世界的火爆,也再次为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预言给出了铁的证据。

“双十一”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所谓算法的经营与消费的狂欢,还包含了“奋斗”话语的实践过程,这种实践,有县级治理层面的广泛参与,也有电商平台组织的走进贫困地区、贫困户田地,进行农产品直采直销等活动,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青睐,有意无意地呼应着千百万贫困乡亲摆脱贫困的强烈渴望。信息化加持之下,电商扶贫正以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景照进现实。

一、购物狂欢也是“丰收节”

2019年11月10日晚上,某购物网站“双十一狂欢夜”把开场交给了兴农脱贫。入驻阿里兴农脱贫项目的优质农货,就达到4548款,由全国707个县提供,包括山西平顺的党参、河北滦平的果干、甘肃临洮百合、内蒙古扎贲特旗的大米、河南民权花生、甘肃礼县的苹果等。据官方数据显示,11月11日中午,该会场的成交额,已超过去年“双十一”全天,全天全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74亿。有的贫困县热销产品,没等跨越“双十一”零点就“卖空”。而在此前后,获悉礼县苹果丰收难卖,某采购批发平台已通过为期一周的全网销售,售出了100万斤礼县苹果。

另一购物网站的数据显示:“来自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增速超过220%,这些产品主要由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购入。”

“双十一”之前,某平台的生鲜团队就启程,赶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原产地直采当地千亩猕猴桃,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实现脱贫增收。这样的场景,在各个电商平台十分典型。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说“双十一”也是一部分贫困户的“农民丰收节”。

二、电商扶贫并非“易碎品”

电商扶贫也需要久久为功。大数据显示,某电商公司自2016年初开始启动电商精准扶贫计划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600亿元,直接带动8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通过与实体产业深入融合,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

近年来,多家电商平台已经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中,通过电商产业园区、通过整个产业链条的构建和打通,为精准脱贫、民生脱困和劳动力就业等做着卓有实效的贡献。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300多万快递从业人员中有168万农民工,他们成为我国快递业井喷式发展中的主力军,也是电商扶贫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三、脱贫攻坚需要“电商+”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电商企业和电商渠道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贡献和潜力都是巨大的。具体表现在五个“走在前”:一是在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预警应对方面走在前,尽可能为广大贫困户,特别是政策引导下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果农和经济作物农民尽可能止损、增收;二是在增强农产品可持续供给方面走在前,“农户+合作社+电商”等模式的成功应用,为贫困地区生产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发展,为相关地区农业产出效率的提升和产品供给的组织化程度,提供了有效保障;三是在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和文化氛围方面走在前,电商进村、快递下乡,本身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义所在;四是在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和推介方面走在前,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推介,一直是电商强项;五是在全链条的农产品综合服务中走在前,比如从产地仓储、分拣包装到加工运输的系统性支撑,电商的优势正在日益显现。

2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工业互联网能力的电商扶贫,本身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双十一”只是其中一个更为典型的切片。毫无疑问,电商首先是在卖产品,在为农产品找销路,在为贫困户找生计出口,但同时,也是在为地方形象和地方文化“做品牌”,有生态化的、质优价实的农产品为支撑,有地方风土人物为背景,以前传统时代那些知名度无法穿越崇山峻岭等物理阻隔的“地方”,开始通过互联网的加速器和助推力,走到了“万众瞩目”的大舞台。

电商扶贫的意义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有必要以更具开放性的视角,去做好知识普及和技术辅助,去打理和设计好语言风格。特别是要从技术手段、经营理念、法律素养和危机公关等各个层面,给试图通过电商渠道,实现线上脱贫的贫困户和创业者,更多符合契约的支撑,既避免那种“26元4500斤”而被“羊毛党”薅到关店的不幸个案发生,也能够有效厘清电商扶贫中实事求是、讲好故事与悲情营销、恶意营销的边界,从尊重消费理性和致敬同理之心的双重视角,为可持续的电商扶贫和电商助农探索出一条康庄大道。与此同时,基于传播度和影响力偏好的扶贫对象选择,比如某些知名电商更偏好在时政头条或热度传播渠道出现过的贫困地区、贫困村扶贫,但更需要深入探索更多的穷乡僻壤、促成化茧成蝶的案例来补充和弥合。

电商扶贫的实践链条需要进一步延展。基于2020决胜全面小康和本世纪中叶新目标的电商扶贫,必须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经典扶贫模式打好组合拳,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过程中,以贫困户内生动力激发和致富能力重塑的获得感,有效“刷新”存在感。在这方面,一些以互联网企业为背景的农产品、生鲜产品销售网站、平台,比起一次性的“助农促销”或者“救急”网售,完全可做更多更常态化、更可持续的事业。事实上,电商扶贫与电商网点和业务下沉县乡镇村等基层社会,是无法也不必有效剥离的商业事件,电商平台和贫困人口共同搭乘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快车,在平等合作、互通有无、携手并进中创造越来越共享共赢的发展红利。监管部门的守土有责、守土当责更需加强。

电商扶贫的边际效应需要进一步发掘。电商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总战略的具体实施,但过程中由于信息化传播和市场化取向的有力辅助,而表现出更快速高效和更具冲击力等网络化传播特质,与之相应的,也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公开、简政放权、“一网通办”等治理层面时效性的“倒逼”。这无形中对促进县乡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带来了契机。一个网店、一条网线将一个闭塞的山村与全中国、全世界连接起来,也同时让村里的“家长里短”、公共服务和治理效能,无时无刻不进入公众注视和围观视野,由此带来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层面都亟待提高的迫切要求。这需要基层部门带着清晰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导向,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更加精准有力地履职尽责、爬坡过坎。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