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综合

习俗与教化——古代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形成

报告人:陈苏镇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简 介:习俗与教化,即中国古代所说的“礼”,在我国古代随着社会变迁逐步形成并成为社会的治理模式。本期报告,陈苏镇教授以从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几次政治局势的变革中梳理出“礼”的形成史,为我们讲解“习俗与教化”在古代中国社会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地位。
总播放:2
发布时间:2020-03-19 16:06
  •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不同的文化意味着不同的习俗、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社会规则,这是建立统一的国家制度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 秦、汉两朝建立之后,都面临如何对不同文化区域进行管理、建立制度的问题。秦朝采用法律的手段移风易俗,强行统一全国的文化;而汉朝采用以“奉汉法以治”但诸侯王可以“从俗而治”的方法。这两种社会治理模式最终都失败了。

  • 在秦朝和汉初对待不同文化地区的方法失败后,儒生们提出“德教”的主张,要以礼仪作为整合文化的手段。但因实现的难度太大,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空言高论难行之术”的批评。

  • 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提倡“中人之制”受到广泛认同。至此,以法治约束“不肖之人”、以礼教化“中人”的古代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