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货币政策要有力有效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货币政策要有力有效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经济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各主要经济体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美联储在3月23日宣布了“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即不限量量化宽松)”,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采取了类似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操作,以应对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冲击。尽管各国在调整货币政策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国内的情况,但客观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溢效应。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需相机而变,在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的同时,做好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对于货币政策来说,需着眼于积极应对疫情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冲击,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更加灵活适度,更加强调和注重用好结构性工具、应对结构性冲击、化解结构性难题,及时、有力地为宏观经济稳定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其一,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要保持稳健,不能“大水漫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应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在近期特殊形势下,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考虑适当高一些,以便在疫情和外需下滑影响下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以及实体经济流动性合理充裕。

其二,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一方面要将促进就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框架;另一方面要关注物价的结构性走势,既要防止食品等民生消费价格过快上涨,又要保障工业领域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其三,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强调更加注重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到有收有放、有的放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进行减压和纾困;对疫情造成的产出和就业缺口,要通过支持其他领域发展来进行对冲和填补。

其四,必须强调底线思维和风险防范。防止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加剧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具体来看,可考虑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债券市场利率等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二是注重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对受疫情和外需下滑影响较大的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减压和纾困;三是加大货币政策稳投资的力度,特别是要将扩大有效投资与补短板结合起来,重点投向需求强烈、供给不足的领域;四是更加注重支持就业,可考虑设立专门针对劳动力密集行业和重点用工行业的定向“就业借贷便利工具”;五是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做好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