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合力共建信用社会

申论范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合力共建信用社会

信用是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俨然已经成为个人、团体的“第二张”身份证。在互联网社会,新经济形态层出不穷,如何利用信用维护好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保持稳定的社会关系成为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必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合力共建信用社会。

当前,民众在生活中逐步享受到了信用所带来的诸多便利:通过信用贷款租物、良好信用免交押金、信用值高可获得创业支持……但也面临信息泄露风险,存在对信用建设担忧质疑等问题,这表明我国信用建设还有极大不足,集中体现在对公民信用信息掌握不足、人格特征难以把握,隐私保护力度不够等方面。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获取信息勾勒个人人格特征是关键。信用体系的建设依赖于强大完整的信息网络,每位公民的信用信息将成为这张巨大信息网络的基本构成单位。要想保障整张网络的完善必须着眼于细小单位数量的充实和质量的稳定。一方面,不断地获取公民的个人信用数据,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可保证数据库的完整,为后期社会管理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广泛的获取个人信用信息相当于为每位公民勾勒人格肖像,使得个人在公共事物中的态度和做法、信誉度显露无疑。然而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原因之一就在于信息获取远远不足,暂时无法完整的为全民画出合理科学的肖像图。对此,要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加快信息获取的进程,充分利用各大系统的作用,从而保证公民人格特征的勾勒。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注重公民个人隐私保护是保障。决定一桶水水量的多少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其最短的那块木板,故要想让一个桶装更多的水,必须找到桶的短板,然后加以补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此,信用体系的建设也不例外。在逐步构建信用社会的进程中,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信息安全事件让人心生质疑和担忧,种种问题的背后直指当下我国对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足,对民众个人隐私的保护还很欠缺。毫无疑问,要想构建科学有效的信用体系,真正建成信用社会,必须解决隐私保护的短板问题。只有多方施策,加大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才能切实为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张“防护网”,全力保障信用社会的稳定发展。

信用是个人人格的“试金石”,良好的信用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强劲基石。在信用体系的建设之路上,必须牢牢抓住两个方面,既要不断获取信息,勾勒个人的人格特征,也要充分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唯有两手并抓,才能让信用绽放活力,为信用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