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弱项 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补短板强弱项 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是强调建成“小康”,更为重要和更难做到的是“全面”,这就需要加紧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确保“全面建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预期的要好,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加快补上,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当前看来,科学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解难题,保持战略定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对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

以钉钉子精神实干担当尽责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原本就有不少“大仗”“硬仗”要打。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挑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小康各项工作面临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提高决胜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切实紧盯目标形势任务,牢固树立践行“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扛起落实的主体责任,要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把党中央有关脱贫攻坚和决胜小康的各项决策部署见诸于实际行动,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补短板、补什么、如何补”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思想理论和工作思路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行动指南。自决胜全面小康“补短板”的动员令以来,“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基本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巨大进展,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这些得益于各级党组和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立足各自实际,狠抓落实,担当尽责,以钉钉子精神抓严抓细抓实,从而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当前,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我们既要精准发力,也要用好实劲,一锤接着一锤敲。要压紧压实各项攻坚责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激励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切实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和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遵循规律特点找准工作方向

科学系统把握好“三个方面关系”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深入分析和把握规律特点,特别是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要求和客观形势,深入剖析各方变量因素的内在关联,紧盯工作短板,抓住关键环节,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准方向,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党自提出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一直是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并依据国情、顺应民意,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之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根据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结合国家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提出新要求,这些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互衔接、有机推进,逐步确立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综合性的目标体系和任务要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刊发《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重要文章,再次重申这些要求,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就是我们的衡量标准”,并就如何理解这一标准提出要辩证把握好“三个关系”。因此,当前更好地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我们要学思悟透,科学系统把好“三个方面关系”,从而更加清晰明确补短板强弱项的大方向。

一是要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显然,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这是基本国情,因此,在思想上要明确和统一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不是平均主义。“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二是要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绝对标准必须坚决达到,坚决守住,比如脱贫,对贫困人口来说,就是“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标准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有的是相对指标,如环境改善中要求劣五类水体比例低于5%,这类指标将来还要持续改善。两类标准必须统筹使用、协调运行,不能混为一谈。三是要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补短板必须做好定量分析,只有通过定量分析,才能真正找出短板的距离、短板的差距和短板的问题。与此同时,在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是否建成时,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作出定性判断。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基于此来判断全面建成小康是否实打实,人民群众是否真正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

聚焦短板弱项和硬任务

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

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既要在思想上形成统一共识,明确衡量标准,把握内在各自变量关系,还要聚焦短板弱项,明确工作重点和硬任务,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从当前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好的硬任务来看,在人群方面,要解决好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的突出问题;在区域方面,要集中打赢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在领域方面,要突出解决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欠账,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当前要科学精准有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因此,只有明确短板弱项和硬任务,我们才看得准把得牢补得齐,不断把各项工作抓严、抓细、抓实、抓落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防止松懈滑坡,必须一鼓作气、连续作战、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要集中力量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的问题,切实解决好“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多措并举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

二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切实抓好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此外,要将“两山论”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民生政策的有力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指标,民生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保基本、兜底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要建立完善兜底扶贫的制度体系,完善低保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完善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抓住重点实施精准攻坚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成色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的收官阶段,只有咬定目标,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攻坚克难,切实抓住重点,加快补齐短板,锐意进取,才能在实干苦干中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是到最后,越是剩下难啃的硬骨头,越是需要我们切实抓住补短板的重点,善于啃硬骨头敢于啃硬骨头,确保全面小康是真小康。

因此,针对老弱病残贫困人口,要有实实在在的社会托底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统筹安排财力,完成脱贫这项重要任务,解决这块短板。针对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区,要集中资源力量解决好这个短板中的短板,要充分有效运用政策资源,切实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的交通、资源、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激发主动性,提高就业创业综合能力水平。针对生态、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要确保措施精准,协同发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大水漫灌”和“一刀切”,要坚决打赢这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的攻坚战,确保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成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

总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既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真抓实干,也要客观理性认知当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时不我待的实干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精准发力,加快补齐短板强弱项,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确保如期啃下这块硬骨头,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此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作者倪明胜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付云云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