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 做新时代优秀新闻人文化人

弘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 做新时代优秀新闻人文化人

核心提示: 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百年来,党的新闻事业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坚定不移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色新闻人锻铸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让这支队伍继承、弘扬勤奋刻苦、敬业担当、敏锐严谨、开拓进取等优良精神品格,从而肩负起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巩固壮大党的新闻舆论阵地。

【摘要】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百年来,党的新闻事业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坚定不移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色新闻人锻铸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让这支队伍继承、弘扬勤奋刻苦、敬业担当、敏锐严谨、开拓进取等优良精神品格,从而肩负起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巩固壮大党的新闻舆论阵地。

【关键词】党 新闻舆论 新闻人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党和人民、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描绘了这样的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党的十九大召开的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今年,这些目标的第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明年,“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即将到来。抚今追昔,回望与展望我们伟大的党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前进征程,回望与展望百余年来党的新闻出版奋斗历程,回望与展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发展壮大,怎不使人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伴随党的事业发展

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活动从晚清开始,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其间,一代代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为民族独立、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1874年,中国近代第一张“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报纸《循环日报》创办,标志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的诞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近代印刷工业的发展,北京和上海开始出现大量报馆。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全国涌现出办报高潮。不论是思想产生和时代需要推动了新闻出版,还是新闻出版助推了思想变革和时代发展,在寻求中华民族解放与发展的道路上,新闻出版始终是传播真理、唤醒民众、鼓动革命、引领潮流的巨大力量,担负着促进思想解放、文化进步、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

党的新闻事业萌芽于五四时期,建立于大革命时期,发展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壮大于解放战争时期。其发展历程与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

党的新闻事业历史已过百年,其历程稍长于党的年龄,是因为那些早期宣传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几年里,都有过办报办刊以传播启蒙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革命和宣传共产主义的经历。陈独秀有感于“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于1915年9月创办了《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满腔热情地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夕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了一组介绍“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生平”和“马克思学说”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于1919年7月14日创刊,是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中思想性、进步性最突出的刊物之一,成为当时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宣传十月革命胜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力阵地,对当时湖南和全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进步青年就是在《湘江评论》的直接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周恩来主编的《觉悟》于1920年1月20日创刊,也是五四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著名刊物之一,对于启迪进步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爱国热情,起到重要作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9月,党的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创刊,党的新闻事业体系开始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同时创办了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初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新闻事业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党的新闻事业迅速发展。1938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长江局领导的《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继续出版,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1940年12月,由红中社更名的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并相继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分社。1941年,延安出现了党报史上最早的大型日报《解放日报》,各根据地也相继创办了报刊,党的新闻事业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体系。随着1942年整风运动的开展,党的新闻事业进行了重要改革,并初步建立了党的新闻理论体系。1948年,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决定将《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于1948年6月15日创办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1949年8月1日,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党中央机关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所领导的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1922年9月创刊的党的第一份机关报《向导》,明确提出要依据“全国真正的民意”和“政治经济的事实”的要求来办报;1930年8月15日创刊的党的机关报《红旗日报》,表明要成为“广大全国工农群众之反帝国主义与反国民党的喉舌”;1942年4月1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致读者》社论中,“群众性”与“党性”一起被列为党报的基本品质与工作原则;1948年8月1日,党中央机关报确定命名为“人民日报”,充分体现了党永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的改版社论《致读者》指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从它创刊到现在,一直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近四十年前,一个偶然的也是宝贵的机会,我得以前往中央档案馆,以整整一周时间,静静地悉心地阅读党报有关战地报道的原始资料——那些穿过历史风云和战场硝烟,得以保存下来的珍贵的报刊、手稿、通信原件。当我戴着档案馆发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捧起1931年创刊于红都瑞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报,长征路上邓小平等同志以钢板、蜡纸坚持编写油印的《红星报》;仔细阅读出版发行于延安清凉山麓的《解放日报》和战斗在太行山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还有创刊于晋冀鲁豫根据地、后来成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那一张张发黄发脆的报面、一页页墨迹淡去的期刊,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记录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革命伟大胜利、建立建设新中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百年来,党的新闻事业始终认定自己既是党的新闻事业,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坚定不移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传统,从建党之初到武装夺取政权的28年,绵延至新中国70多年包括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建设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红色新闻人锻铸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

2019年底编纂完成的《中国名记者》丛书,记录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过程中,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追求光明和真理、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竭诚奉献、倾情投入,以及他们谱写出的数以千万计的辉煌而多彩的篇章。这些优秀的新闻记者既是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思想者,他们凭借积极的思考和果敢的行动,在历史演进的轨迹中打上了自己的深刻印记,生动记录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曲折发展。

中国最早的一批优秀记者、报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一些硕彦俊杰,面对民族生存的深重危机,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他们热议政治,力倡革新和革命,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而在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红色记者,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热情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体现了对历史发展大势的清醒认识,对社会进步潮流的自觉顺应。从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铁肩辣手”邵飘萍、党的报刊开拓者瞿秋白,到邹韬奋、范长江、邓拓、穆青……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无私无畏,追求真理的使命担当。范长江同志在一首纪念鲁迅的诗中这样写道:“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坚持真理勇战斗,先生火炬照四方。”这是正直正派的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范长江新闻道路的真实写照。1935年5月,还不是正式记者的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这次西行历时10个月,行程4000余里,沿途写下大量旅行通讯,真实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的困苦生活,对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宗教、民族关系等问题也作了深刻的表述;更为可贵的是,范长江第一次以写实的笔法公开、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踪迹。这些通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出现了读者抢购潮,数月内连出七版,一时风行全国。周恩来称赞范长江的通讯说:“我们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毅然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等地进行采访,“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1937年2月2日傍晚,27岁的范长江终于在乱军丛中,顶风冒雪抵达西安。他先后采访了杨虎城和周恩来,写出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这篇文章像一枚炮弹,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让西安事变的真相大白天下,而且明晰地传达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轰动朝野,人们争相购阅,引起蒋介石震怒。后来成为共产党人的范长江,因为报道了西北、报道了红军、报道了中国革命而名满天下,彪炳于中国新闻史册。

全心全意,为民立言的家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从战争走进和平的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穆青就是其中一位。在20世纪新闻史上,许多新闻名篇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5年,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因为别的采访报道顺路来到兰考,听到焦裕禄的事迹后立即改变了原来的采访计划,召集十多名了解焦裕禄的相关同志到办公室开会。听着焦裕禄在大雪封门的日子,自己扛着粮食走进饥寒交迫的五保户的柴门;以重病之躯领导着兰考36万群众向风沙、内涝、盐碱誓死抗争的感人事迹,看着他那破得不成样子的被褥、鞋袜,在场的人都哭了。一夜不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初稿成文。

写这篇稿子时,记者们还面临着两个风险:一是要不要提阶级斗争;二是敢不敢讲真话,敢不敢说灾难。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穆青说:“就原原本本地写。这么一个县委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又这么热爱他,怀念他。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部的优秀品质。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他全做到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写出来!再笨也要把他写出来!不把他写出来,我们就对不起人民!”《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仅真实地写出了兰考的灾情,而且通篇未提阶级斗争。文章发表后,焦裕禄的名字传遍了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模范。而穆青,也再次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牢记一生的四个字:勿忘人民!他说,“我们要牢牢记住人民,只要对人民有感情,就能写出好新闻作品。我们就是需要那种同群众有血肉联系、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的记者,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自己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上、放在党之上的记者。”

通才捷才,倚马可待的新闻功力。前辈优秀新闻工作者大都十分注意学习和积累,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结构,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分析能力、娴熟的文字能力,得以在新闻报道写作中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众所周知的党内才子邓拓,博学多才、文思敏捷,战争年代《晋察冀日报》长期游击办报的环境锻炼了他,使他的社论写作常常“倚马可待”。这些“倚马可待”的佳话,在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同志们之中也传诵多年。例如朝鲜停战谈判期间,有时晚上八九点钟才接到周总理办公室通知,需要赶写社论配合重要新闻发表,遇到这种情况,邓拓同志就亲自动手。这时候,他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年代,立刻拿起稿纸坐到校对科去,写一页,发排一页,校对一页。清样一出来,他仔细看过以后,马上送总理审阅。那些年,他亲自撰写的社论约有60来篇,其中关于朝鲜战争的就有16篇之多。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三入朝鲜战地的李庄,在人民日报同事战友的眼中是这样的:跟李庄在战地当记者,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不怕苦不怕死,冒着美军的飞机大炮,深入战壕采访,是一种锻炼;还有一种锻炼,是在战火中写稿,出手快。那时从前线到国内没有固定的邮路,没有民用电报,记者的稿子全靠临时回后方的汽车带到丹东投邮。李庄有这样的本事:白天和干部战士打牌聊天——一种采访方式,听说晚上或次日有人回后方,马上找个清静地方躲起来写稿,赶在回国汽车开动之前交稿。这是真正的倚马可待的硬功夫。1951年二三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在汉城》《“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等通讯,都是用半个白天或一个晚上赶写出的。李庄没有做过国际问题的专职记者或编辑,也没有专门研究过什么国际问题,但1954年中苏美英法政府首脑在日内瓦开会,讨论朝鲜和印支问题时,报社指派李庄为首席记者,就是因为他有倚马可待的硬功夫。

勤奋刻苦、敬业担当、敏锐严谨、开拓进取,这些精神这些品格,无疑是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应当继承、弘扬的宝贵财富,是年轻一代新闻记者应当学习、汲取的营养成分,也是激励整个社会奋发有为、创新进取的重要力量源泉。

肩负起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

近日,翻看到1996年我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担任副秘书长、分管新闻宣传工作时,曾参加宣传口会议,从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中记录了当年的报刊、出版、广电事业的规模,其中提到当时全国新闻工作者人数为55万人。

2011年,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时参加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于“三八节”当日发表了《再向女新闻工作者问声好》一文,文中写道:新闻出版总署最新统计数字表明,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从业人员449.7万人,女性221.9万人,占49.3%。其中新闻从业人员中,报刊从业人员32万多人。全国新闻媒体中申领记者证总人数为21.9万人,其中女记者9.3万人,约占记者总数的42.3%。可以说,女性已经在新闻界撑起了“半边天”。

2013年,柳斌杰同志和我为《中国名记者》丛书作序《铁肩担道义 文章谱千秋》中,引用了当时的最新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新闻出版大国,全国共有十多种传播业态在发展,报纸、刊物、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等主流媒体均在世界前列,新媒体更是全球领先,新闻出版、广电、互联网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可谓规模巨大。

又是数年过去,随着我国传媒产业、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产业迅猛发展,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宣传干部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新发展,和我们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要求一脉相承,也是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

不忘初心,继承光荣红色传统,坚持新闻操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正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回顾百年来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们用手中的笔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忠实地记录着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为民主政治、为社会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他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造性地开展新闻舆论工作,把前辈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虽然历史阶段、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在这些优秀新闻工作者身上,体现的是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满腔赤诚。他们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党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以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执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令人敬仰的高尚情操,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书写着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进程中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彰显了优秀新闻工作者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新闻事业的无私奉献,也铸就了新闻史上不朽的丰碑。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质、社会责任、职业操守和智慧才华,生动诠释着新闻战线上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一以贯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履行职责使命。党中央一向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了宏观思考和战略布局,先后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48字方针”、新闻工作者“四向四做”重要要求、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15字方针”、宣传思想干部增强“四力”重要要求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新闻思想科学回答了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指明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意义、职责使命、根本遵循、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和队伍建设等问题,体现了新时代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新闻舆论领域的生动体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闻舆论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以习近平新闻思想指导实践,牢牢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遵循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前进方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思想引领和舆论保障,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工作者光荣神圣的职责使命任务。

勇立潮头,永葆学习奋斗精神,锐意创新进取。当前,互联网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兴媒体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必须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在“219讲话”中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四力”高度概括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精神风貌。增强“四力”,是新时代对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为我们开创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面对新闻传播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新闻工作者在提高政治素质的同时,必须坚持用“四力”锤炼优良作风。前辈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实践告诉我们,不断提升业务水平、锐意创新进取,是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即使在艰苦的岁月中,前辈们依然想尽一切办法锤炼自我、提高本领。现在,我们的报道方式、传播手段,比起前辈来不仅是“铅与火”、“光与电”的区别,更迎来了“数与网”技术上的迭代更新。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弘扬优良传统,永葆学习奋斗精神,巩固壮大党的新闻舆论阵地。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新闻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掌握网络信息生产传播的特点规律,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善于运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熟练掌握分众化、互动化方式,不断提高网上正面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的水平。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的任务和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认识新事物、把握新规律,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要取法前辈优秀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情系百姓,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主动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拓展新视野、形成新理念、探索新路径,不断提高总结经验、提炼认识、推动工作的能力,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切实履行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努力书写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新篇章。

(作者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新华社,2016年11月7日。

②《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强调: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 记录伟大时代唱响奋进凯歌》,新华社,2017年11月8日。

③习近平: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6期。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