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以党建的“钢筋铁骨”引领脱贫攻坚

湖南郴州:以党建的“钢筋铁骨”引领脱贫攻坚

苍莽罗霄山,孕育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湘南起义在这里打响,第一军规在这里颁布,“半条被子”的故事从这里流传……红色火种,光华熠熠。

号角声声,穿越时空。今天,在湖南南大门,530多万郴州人民在党旗指引下攻坚拔寨、决战决胜,奏响一支向千年贫困宣战的红色壮歌。

钢筋埋进地基,堡垒坚如磐石。共产党员就是基层组织中的“钢筋铁骨”。行走在郴州大地,湖南日报记者深深感受到“钢筋铁骨”的力量。

(7月23日,俯瞰被茶园“包围”的汝城县泉水镇旱塘瑶族村。30年,3任村党支部书记接力,旱塘村“小茶树”成为脱贫致富大产业。罗徽 摄)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为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指明方向。

作为湖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郴州有4个深度贫困县、44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山一样压头。

万山磅礴看主峰。脱贫攻坚,关键在党的领导。打硬仗,关键在党的基层组织。

“党组织没有凝聚力、战斗力,说话没人信,办事没人应,哪能拔穷根、解难题、促发展?”郴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把基层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第一工程,实施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3年行动计划,打出“1+4”组合拳,强基层、打基础、固堡垒。

初秋,正当采摘季的宜章县五岭镇沿江村万亩葡萄园,丰收的气息弥漫山野。

刘毛莲大姐晒得黝黑,在葡萄架下麻利穿梭。一串一串的葡萄,红得发紫。她家20多亩葡萄园,眼见又是一年好收成。大姐快言快语:“没有肖小军支书和党员干部实心实意带领大家干,哪有如今的好光景?”

村党支部被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沿江村曾在县里挂了号。

沿江村过去有“三难”:纠纷多,矛盾调处难;党员作用发挥少,村级治理难;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产业发展难。“每天一开门,上访户就登门。”五岭镇党委书记唐胜利苦笑。

退伍回来的肖小军,见过世面,脑瓜子活,门路多。2017年,五岭镇党委找到他,希望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思量再三,在外跑运输风生水起的肖小军接下千钧重担:“我是党员,组织需要,我必须上。”

“要干就豁出去干。”肖小军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舍得花时间,舍得磨脚板,把一个个矛盾在田间、地头、屋场、果园解决;上东北、走沿海,千里迢迢请来农技专家,培优葡萄、柑橘等产业。眼看瓜果满枝,又丢下自己生意,一趟趟跑广州、深圳找销路。荒山变“绿色银行”,后进变先进。短短几年,沿江村整村脱贫。

心齐气便顺,民风大变样。2019年,县里工业园建设在村里征地1300亩,3个月就完成了拆迁任务。

湖南日报记者问:“回来当村支书3年了,啥感受?”

肖小军笑得憨厚:“乡亲们的困难不解决,半夜都睡不着。”

重心下沉、力量下沉,以“打铁”精神锻造“过硬”基层带头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一个党支部能带强一个村,一位经济能人能带活一个村。”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说。

近3年来,郴州先后调优派强村党组织书记296名,吸引400多名经济能人回村任职,400多个后进村党支部整顿提升后,活力迸发。

“没想到能去北京大学深造。”走出大山,一批批村干部进高校、党校学理论,赴先进地区学经验,提升政治引领、促推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四种能力”。郴州市委组织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3年培训村干部上万人次,实现村党组织培训全覆盖。

加大财政投入,新建和改造农村综合服务平台1813个,村年均运转经费提高到25万元,村党组织书记年均报酬提高到3.86万元。基层组织实现“有场议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曾是一个有名的光棍村。请回在外资企业干过管理的陈自文,几年下来,这个村一跃成为桂东乡村旅游新名片、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经营房地产公司的袁勇亮“带资”回到汝城县井坡镇上阳村,带领乡亲们发展规模种植,上阳成了远近闻名的“辣椒村”。复员军人段华“退伍不褪色”,带领安仁县金紫仙镇源田村村民发展百合、韭菜花、仙草、生姜、葡萄等7大产业,产值过千万元。

选一人,强一村,活一片。

党旗漫卷,山水焕然。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