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

推进城市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11月20日-21日,由人民日报社、清华大学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七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报告厅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围绕“城市安全管理”这一主题,与会嘉宾各抒己见,普遍认为,目前,推进城市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认识城市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

充分认识未来城市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高质高效推进城市安全管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伟认为,城市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化。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朱伟认为,围绕安全应急产业的各个重点领域,要建立健全与国家标准体系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安全应急技术和产业标准体系。就城市消防安全的标准化问题,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消防技术创新专委会副主任高伟认为,要以国家标准为指导,开展社会化评价,这是提高行业与单位火灾预防自律能力的可靠途径。

规模化。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我国应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化的生产有助于降低经济成本,一定的产业集中度有利于产业良性发展。

专业化。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提高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的能力,须在专业化上下功夫。针对消防救援的专业化问题,云南省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赵璐认为,在很多特殊的灾害现场,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掌握专业的技能才能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

市场化。应急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应急产业的运行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集成化。根据应急产业的特点,应急产品具有集成性。朱伟认为,要建立安全应急产业内部的资本、技术、人员与其他相关要素之间,以及安全应急产业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把分散的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集成效应。

不断完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

城市安全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多方协调。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教授陈涛认为,要将安全风险防控贯穿到整个城市规、建、管全过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曹海峰认为,从治理主体角度看,需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支撑、金融保险辅助、公众参与”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

政府主导。城市安全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必须重视政府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方向性、长远性、总体性指导作用。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学义提出,要实现行政问效,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和公众服务全流程监督评价体系,提升行政效能。

企业主体。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曹海峰认为,对于各类内生性风险,各类企业和城市生命线运行单位无疑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要切实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化建设。

高校科研院所支撑。城市安全管理需要科技支撑。而高校科研院所是创新科技发展的重要阵地。曹海峰认为,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安全治理中的支撑作用,重点在安全发展理论方向引领、安全管理方法支撑和安全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支持。

金融保险辅助。“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到了要发展巨灾保险。曹海峰认为,未来,有关金融和保险服务机构要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涉足城市安全领域。有的地方现在开始探索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出台政府购买城市安全服务目录等新的举措,这些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方向。

公众参与。人民群众是城市安全管理的依靠力量。公众往往是风险“第一发现者”和“第一响应人”。城市安全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要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安全治理。

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的科技含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要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控效能的科技化含量。借助物联网、数据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科技与城市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等能力的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控效能,是城市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陈涛谈到,要将风险数据化,并建立风险“识别-监测-预警-联动”全链条技术体系。李学义提出,要实现智能搜索,形成智能搜索引擎,以鲜活的数据、图文并茂的方式提供辅助技术支撑。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管理配套技术投入。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命线”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和生命财产安全,是城市健康运行的前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安全产业研究所所长高宏认为,要通过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通过智能化技术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于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推动城市安全管理智慧平台建设。城市安全管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风险监测和管控平台的质量,成熟的安全管理平台有助于打通各部门、各单位不同安全数据间的壁垒,帮助决策者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从而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以人为本,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治理格局

以人为本是城市安全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城市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城市安全管理不能偏离这个核心。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玉认为,真正的“智慧”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换代,也并非只是效率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实现,即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无论哪个方向都应该时刻追问“是否抵达人本”的特点。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治理格局。公众要积极参与城市安全治理工作。“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广州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宏伟认为,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凝聚民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李学义提出,要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归集市域数据,动态展现市域治理工作全貌。

信息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迅猛发展,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重要基础。目前,人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的城市安全治理已逐渐从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治理模式转变,逐渐从以往的条块分割式管理模式向系统化、一体化治理模式转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城市安全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人民论坛记者 王克 整理)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