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融通赋能理论传播

话语融通赋能理论传播

理论传播在道,传道之术在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针对目前社会客观存在的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学术话语和网络话语等共生现象,最紧要的是实现不同话语体系的积极融通、有效转化,以具有时代感、认同感的理论文风和传播话语,进一步熔铸创新“中国话语”,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焕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融优势,以大众化传播激活话语正能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决于它自洽自足的话语体系,集哲学批判、思想启蒙、政治动员等功能为一体,体现了真理性、价值性、实践性、大众性、审美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语言风格、以时代话语形式表达传播的过程。时与势,总是不断催生话语环境之变,也对理论文风建设提出新要求。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同时在该文中也提到“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今天,随着社会利益分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网络虚拟空间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影响日益突出,我们所面对的话语生态越来越复杂。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纷生迭起、相互渗透,对此,我们应该清醒看到,面对多元多重话语场的挑战,理论文风、话语传播上存在诸多短板:有的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盲目套用西方的范畴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裁剪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有的思想保守、“食古不化”,试图用静止的眼光、陈旧的概念范式来观察和阐释变化中的现实;有的脱离实际、玩弄考据,满足于机械考证,研究成果晦涩,大众看不懂、听不明白;有的不分场合、不顾对象,讲话写文章语言错位,和学者交流庸俗粗糙、空洞无物,和群众交流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和网民交流老气横秋、呆板生硬。诸如此类话语贫困、话语僵化、话语紊乱、话语割裂等问题,都使理论文风走偏走歪,让理论与实际脱节、与人民群众“脱钩”,造成理论传播有效受众偏少,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权威性、影响力面临被消解、被流失的风险。

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无论传播生态如何迭变,话语总是要表达思想的“在场”。只有加快理论文风、话语体系的改与创,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形神统一、体用兼修的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赢得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实践优势真正聚化为话语优势、传播优势。

炼表达,以话语之融凝定理论之力

与时俱进优化理论文风,加强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实效性,是理论传播发力点。

坚定话语自信,彰显理论的引领力。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表征,多元话语碰撞的实质是多元社会思潮的交锋。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建设应当既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意识,又有对多元话语的整合、导向和引领之力。话语权源于对核心话语的坚守和自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仍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转换话语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性的核心话语基础上的迭代升级。要以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核心概念为主干,打通不同的话语场域,实现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的概念兼容和表达对接,在固本培元、拨乱归正中培植枝繁叶茂的理论大树。

坚持明理求真,增强理论的阐释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科学性、合理性的深层思考。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魅力最根本、最核心的就在于以科学性、真理性融入话语内容,穿透表象、直达本质,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的普遍规律;在于以认同性、说服性植入话语形式,概念表述精确、逻辑论证严密、体系构建规范,穿越时空而不朽。促进话语体系转换,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以“理”为核心,以“真”为追求,构建起并聚合不同话语场的理性能量。注意厘清政治话语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基本特点和社会功能,夯实学理支撑,增强咨政务实的针对性、有效性。克服学术话语的艰涩滞重,为理论创新寻找可靠的逻辑依据和有力的事实依据,善于从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的交汇演进中发现规律、陈述规律,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印证中解释现实、升华认识。杜绝大众话语、网络话语中存在的形形色色“亚话语”“俗话语”“逆话语”“反话语”对理论的曲解和庸俗解读,处理好规范语言和多元话语的关系,引导多元话语向健康话语发展,尽绽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雍容与包容。

力求言近旨远,突出理论的亲和力。把深奥的哲理、博大的思想化为平易朴实、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话语表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迅速掌握最多数量的群众,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的魅力所在。只有充分考虑受众对象的接受心理和语言习惯,把有意义的讲得有意思,才能把枯燥的理论说教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审美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直观的生活逻辑,激发大众对理论的自觉认同。

扩大交流互动,焕发理论的生命力。理论不是静止的教条,需要在交流互动中不断丰富完善。当前,互联网开启了一个平等性和互动性兼容的虚拟世界,大大拓展了话语的自由空间,客观上为不同群体平等、理性、建设性对话,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理论文风的核心任务是,促进不同话语体系的转化,着力营造开放互动的语境语场,培育不同群体皆能充分表达的公共舆论,在自由而良序的言论场构建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积极抢占网上舆论主导权,注重从多元、多变的网络话语中寻找词源、词根和词意,提炼体现“最大公约数”的新概念新表述,以这些鲜活的思想资源焕发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铸硬核,以思想聚合推动话语创新

文风的硬核是思想,话语是思想的“外壳”。只有思想的融会贯通,话语才能融通。持之不懈地改进理论文风,才能驰而不息地创新话语体系,让理论传播在时度效中不断行之远、布之广、达之久。

站立理论高处也感知生活“地热”。理论研究是逻辑严密、思想厚重的学术探索,也是人民群众伟大和火热生活的真实反映。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就是要自觉把人民情怀纳于胸,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的解放为终极追求的理论体系,人民大众永远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主题词。人民创造历史,人民书写历史,人民讲述历史,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创新最新鲜、最丰厚也是最宝贵的资源。理论工作者必须以人民大众的实践为源泉,把人民大众作为最闪亮、最宝贵的字眼,努力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寻找、挖掘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达共识,以之引领带动话语体系的构建,使我们的理论创新具有最深厚的底色。摒弃形式主义文风,提倡实事求是地讲问题、摆现象,敢于亮剑、敢于“唱黑脸”,使我们的主流话语彰显务实、亲民的强劲力量。

具备政治家头脑也掌握艺术家手法。离开意识形态空谈理论是不现实的。但不顾受众需求,生硬灌输理论的做法常常也适得其反。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思想文化空前活跃的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学术流派、学术观点竞相发声,都在尽可能争取自己的思想领地。面对思潮激荡、理论纷争,理论工作者必须学会做好“看不见的宣传”,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化解理论传播的梗阻制约。在理论工作中讲好故事,必须掌握讲故事的规律和艺术,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度、文学家的描述艺术、政治家的鉴别力和理论家的洞察力对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进行再提炼、再升华,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叙事明理、激浊扬清,让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增进认同。

保持思想锐度也有观照现实的温度。理论既包含着对规律的认识,也包含着对解决问题的引导,更包含着同现实结合的有效途径。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科学体系,丰富鲜活的中国实践,始终是这一话语体系的源头活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高明的理论家努力为人们拓宽探索真理的道路,鼓励人们在新的实践中提出新见解,并引导人们把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上升为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把文章写在大地上。

有兼容并包的胸怀也善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植根中国实践、直面中国问题、弘扬中国价值、持守中国立场,是创新中国话语的关键。广大理论工作者既有责任、有义务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推进兼具理论本身与理论文风的创新创造,发挥思想理论反思社会、守望价值、传承文化的功能;也有责任、有义务运用中国话语深入解读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切实扭转中西“话语逆差”,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当今时代,中国既不可能自外于世界,世界也早已离不开中国。创新话语体系,必须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使我们的话语体系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水乳交融,血脉相连;必须坚持为我所用、对我有利,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国际惯例和话语规范,在学习鉴别的基础上吸收,在消化再创新的基础上传播,使中国话语真正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内在一致,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鲜活感召。

(作者系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