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家风 培育文明风尚

传承红色家风 培育文明风尚

重视家庭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家风家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在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家教子的过程中接续形成了红色家风。红色家风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党性特质的家庭风尚,是弥足珍贵的党史学习内容。当前,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习红色家风能够让我们从家庭的视角领悟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红色传统,为做好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启迪。

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家庭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对家庭问题进行过讨论。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家庭不只是生活之所,也是情感和心灵的依托,更是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的修习场。1939年,谢觉哉在批驳国民党对我党的污蔑时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恰恰把中国历来尊重的忠孝节义信廉仁勇的好的方面,发扬到空前未有的地步。”在党的历史上,老一辈革命家以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后人树立了治家教子的榜样。1946年,毛泽东给在苏联学习的儿子毛岸青去信,希望他“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为了不让亲朋好友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谋求私利,专门召集家庭会议拟定了“十条家规”。1963年,弥留之际的罗荣桓叮嘱子女:“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1992年,邓小平告诫晚辈们:“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尤其值得珍视的是,老一辈革命家舍小家为大家,把对小家的眷恋转变成了对大家的热爱,甚至牺牲小家争取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来成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家庭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事例共同汇聚成了重视家庭的光荣传统。

红色家风蕴含宝贵精神

红色家风是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党性锤炼、精神风貌在家庭层面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生活化的表达,从中可以知悉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针对亲友提出的各种要求,做出了“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的坚定答复。刘少奇被寄养的女儿找到后,他不忘叮嘱女儿:“你是党用几百块大洋换回来的,是人民用血汗赎回来的,等你长大了,也要为千千万万的受苦人办事。”红色家风是共产党人为社会求进步的理想、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为世界谋大同的人生追求的体现,化作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情趣、道德修养、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行为风范的生活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结合起来推动事业发展所形成的优秀高尚品质,是他们对中华民族重视家庭传统的继承和扬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红色家风对共产党人的行为处事、执政风格有着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父亲的信中说道:“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学父亲做人、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也学父亲的简朴生活”,他还称赞父亲的言传身教说:“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务实求真、艰苦朴实、人民至上的执政风格与他受到红色家风的积极影响是分不开的。

推动红色家风学习传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就要善于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红色家风蕴含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传承和实践中还将注入更多时代内涵。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为我们推动红色家风学习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对红色家风的学习,在具体可感的生动事例中把握共产党人的精神脉搏,更有助于我们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要落实好家风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地位,就要扎实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就要把学习红色家风作为文明家庭建设的源头活水,围绕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推动红色家风的传承与弘扬,吸取有益于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家风培育的内容,赓续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赋予红色家风更加新鲜的时代气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有鉴于此,党员干部要自觉把文明家庭建设与党的初心使命结合起来,在文明家庭建设中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在文明家庭建设上争做时代先锋,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文明家庭新风尚,以优良的家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熔铸干事创业的过硬作风,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凝聚起亿万家庭的力量。

(王永祥、张竞文,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