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 加快创新

尊重科学 加快创新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加快发展科技创新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增加,既是更多的劳动投资、资本积累和自然资源使用的结果,也得益于效率的提升。前者属于要素投入增加所致的经济增长,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初期的自然选择,因为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模式简单、易操作。后者则属于内涵式增长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追求更高投入产出效率的必然选择。这种模式的核心要素在于创新,是检验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两个维度的“创新”可以成为增长的动力源泉。第一个创新是制度上的创新,由改革所带来的制度红利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实现增长奇迹的一个秘诀。我国的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直接行政干预转向微观监管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现代管理模式,放权让利和企业制度的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激励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第二个维度的创新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这是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打破资源约束和环境瓶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的是第二个维度的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获得更多、更好产品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更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手机、高铁、海水稻、太阳能等新生事物的背后都是科技的力量,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建设一直处于不断推进、深化中,微观主体的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使我国的经济也在制度红利中实现了增长奇迹。

现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粗放的增长模式也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近些年来,除了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更重要的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构建资源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然而,要降低传统制造业的能耗,减少污染排放,需要更有效的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则需要一大批创新性技术来支撑。

创新活动要遵循科研规律

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会看到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投入巨大的教育体系在大师级别的最优秀人才的培养上可能不尽如人意。在科技创新领域,巨额的科研投入也不一定孕育出原创性的创新成果。

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的维度可以看出不一样的结论。例如,对于基础性研究而言,是否有足够宽松的环境至关重要。因为基础性研究是一个长周期、低成功率的高风险事业,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的产生必须有完备的制度来支持。如研究经费应充足、可持续,研究者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科研考核周期足够长,有能把科学家从各种填表、报账、评估等事务中解放出来,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制度,等等。

对于应用性研究来说,创新成果需要紧扣经济社会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服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我们要突破那些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技术限制,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但是,这些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作支撑,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专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顶尖的科研人才队伍是能否研发出高水平成果的根本,为此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变革,让具有独立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早日脱颖而出;科研人员的薪酬体系需要不断完善,让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激发;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需要改革,建立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体系,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的急功近利、盲目跟风。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的战略目标。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尊重科研规律,既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