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党史教育,走“新”又走心

年轻人的党史教育,走“新”又走心

党史教育、思政教育如何走进年轻人的内心,是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近几年,一批网络UP主(视频制作人)的党史知识类视频,长期收获大批网友的喜爱。它们并没有标榜自己是“党史学习”,但确实在社会和受众中起到了很好的宣教普及作用,被大批老师们作为教学资料。

网友们称赞说,本来只是课本上的一句话,如今看了视频,终于有了生动的理解和共鸣。

如何向年轻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记者通过几个生动案例,分析年轻人喜欢的学习方式,提炼一些特征和共性,以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客观简洁,更显说服力

视频里,立体的航拍地形图一目了然。战争时,敌我双方位置、兵力、路线方向,用箭头动态标注,直观清晰。

B站UP主“沙盘上的战争”以这种视频形式,讲解长征“四渡赤水”一战,还上了央视的纪录片。

“四渡赤水”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然而中学课本只有一段概述性结论,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熟悉战役内容,也对其中的艰辛缺乏感知。

在视频开头,3D航拍图上一一列出四面八方约40万敌军配置信息。对比之下,才3万左右的红军仿佛被围在了一个口袋里。图像一出,弹幕上一片惊呼——“这样都能赢?”“如果是游戏开局,我直接放弃”“天啊,这怎么打”……

紧接着,视频用简洁的叙述,交待双方的企图、计划、博弈、决策等。短短十几分钟,就清晰地讲述了伏击、失败、包抄、反转、伪装、声东击西等过程,红军打法之精妙,几次引发弹幕上赞叹“还能这样!”“神级操作!”,生动体现何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视频由此收获250多万播放量、8300多条弹幕。

评论区的留言十分热闹,有人感叹:“上学的时候历史书有,但只看文字,想象不出来呀”“看了视频,才理解‘四渡赤水’到底有多神。让人惊讶到合不拢嘴,仗居然能这么打、位居然能这么走,我不仅能拿3万人跟你40万人缠斗,后面还能遛狗似的,指哪跑哪”“这要是游戏根本没法打啊,可前辈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翻盘了”“敌方不是瞎指挥,打法并无问题。红军已经进了大口袋里,还能跑了不成?然而,奈何红军这种绝境都能跑出来,换谁都怀疑人生”……

有一条评论这样写道:如果你是红军统帅,你要怎么才能让这3万人相信你能带领大家冲出40万人的包围,绝境求生、反败为胜?说真的,要让几万人相信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或许比这件事本身还不可能。于是另一位网友回复:这支队伍一直有坚定的信仰,无论面对怎样强大的敌人和绝望的环境,都坚信胜利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里插叙了一段“神来之笔”:历史上,石达开曾经面临和红军类似的困境,为什么石达开输了,红军却赢了?制作者认为,石达开用金钱买通当地人,没想到这些人后来为更多的金钱所诱惑。而红军得到当地老百姓们的真心帮助,除了因为后者感动于红军自身的真诚,也得反问一句,当地军阀平时都对百姓干了些什么。“人民”两字分量之重,一切尽在不言中。

制作者的另一个高流量视频,是“飞夺泸定桥”。这段历史反复出现在各类影视资料、课本文字中,按道理网友们都很熟悉,然而真的打开一看,还是有不一样的感受。

沙盘推演的讲述方式,没有渲染、煽情和多余信息,视频直接摆开航拍地形图,只见两岸崇山峻岭,中间唯有13根光秃秃的铁索。视频交待了几个疑问,为什么敌军宁可拆掉桥上的板、留着铁索,也不干脆炸桥?为什么除了过桥,红军没有其他渡河的打法了?

排除一切可能性后,红军22位勇士沿着铁索边爬边铺板,为后面的大军铺路。能这样部署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勇士们的身后,红军在岸边有火力压制,对爬索的勇士们进行掩护。

就这样几秒钟、几句话,迅速交待完战役过程、决策理由,客观冷静,反倒更显说服力。说到勇士们成功冲入对岸敌方的火海中,弹幕纷纷打出“致敬”,密密麻麻盖满整个画面,网友们的真心敬佩和感动之情几乎溢出屏幕。

有人在评论区写道:以前读课本觉得描写是不是夸张了,现在了解后觉得,真不为过。大量细致的事实,会让人真切感知到艰难中的伟大,从而更信服红军、信服党。

自强自信,敢“动”又感动

出生于1989年的小黄是“沙盘上的战争”主创者。他从小对历史和军事颇有兴趣,但文字有一定阅读门槛,需搭配地图想象理解。即便是纪录片,大多也侧重表现战斗场面、专家观点,很少从全局视角直接复盘战役的全过程。

长大后,从事影视广告的小黄灵机一动,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沙盘推演视频。“有时候一大段文字看得人云里雾里,但看图,几秒钟就懂了。”他说。

视频难度在于前期找资料。他给自己定下两个标准:权威资料、一手史料。去当地档案馆查阅战役双方的命令记录是家常便饭。阅遍长征相关的权威书籍、纪录片后,觉得依然不够,还会去当地博物馆再找。目前,视频团队有两三个小伙伴,更新频率大约一个月3条。等长征系列做完,未来计划继续做反围剿系列。

军迷们告诉他,自己过去对二战史、国外名将如数家珍,反倒对咱们国家自己的战役和名将知之甚少,尤其近代史,总觉得“积贫积弱”,不太愿意多触碰。如今看了长征系列的沙盘推演,发现有些战役甚至比国外更加精彩,令人拍案叫绝。

“受宠若惊。”小黄感叹,制作视频的初衷本是个人兴趣,以为作品是个小众题材,但没想到大量网友很感兴趣,表示身为外行一看即懂,由此对我党我军的历史有了更加生动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敬佩。

有家长告诉他,10岁的儿子特别爱看他的长征系列视频。有学生留言说,老师上课放了他的视频,“比课本好看和详细多了”。有人说,电视剧没看哭,看沙盘推演哭了。比如视频里仅用箭头表示,红军25小时行军上百公里,中间还打了好几场仗。弹幕纷纷惊叹“了不起的军队”“感动”。也有小学生说,自己如今能默写出一长串红军将领的名字,那些都是他的偶像。

“我也没想到,视频起到党史教育的作用了。”小黄自己分析过,为什么短短几个视频,不到一年能迅速蹿红。

首先是时代发展,党和国家变得强大,身处其中的年轻人有了文化自信,开始对自己国家的故事主动感兴趣。“我是‘80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点崇洋,当时觉得‘别人家’的东西才是先进的。然而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中国崛起的背景,心态不一样了。”他说。

不少网友感慨,以前提到战争史,脑子里浮现出的都是国外名将,“没想到我党我军打大仗、硬仗的水平如此之高,先辈们用鲜血开路,确实太不容易”。

其次,和题材有关。长征题材触发了许多人的记忆,熟悉、亲切,但又所知有限,网友们想要深入了解。

再次,用沙盘推演的立体表达方式,有趣而新颖,简洁而直观。

朋友式分享,不作“知识填鸭”

小沈是一名“80后”,从事广告行业。3年前他在B站做了一个账号“1900影剧室”,用的是自己喜爱的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男主角的名字。

小沈认真查阅资料,几个月精讲一部片子,分成好几条短视频,每条约20分钟。有些片子的合集加起来长达7小时。对于剧情背后的历史、文学的运用、镜头语言的处理等观众意识不到的点,他都一一剖析。比如某部历史片,配乐用了京剧里的鼓点隐喻故事,他扒出来讲时,弹幕上一片惊叹。

粉丝们希望他讲军旅题材,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剧进入视野。涉及历史,必须严谨。中文系专业出身、辅修历史文献的小沈,每部剧至少查阅10本参考书。“互联网上不能讲错,一旦被网友挑出毛病,一定会被骂。”他说。

影视剧有艺术加工,有角色视角的局限,唯有加入历史背景的解说,才能让观众对战役的过程、意义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每次说到感人处,弹幕纷纷打出“向革命先烈致敬”“此时我已热泪盈眶”……

最近流量最高的解说视频是《大决战》。一个考生后台留言说,高考有几道大题正和他的解说内容有关,十分感谢他平日为自己做的“功课”。

小沈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在讲影视剧,也是在重温历史,赶上时代潮流。解说时常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中国富强的诸多原因……放在2021年的当下去看、去说,和国际国内形势相契合、和未来的思考相呼应,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有粉丝说,自己当兵的时候看过一些剧,但当时看个热闹,现在经过解说,才真正理解剧的意义。有粉丝说,自己是历史老师,想用小沈的视频解说作为党史学习辅助材料。

“对学生讲党史,先要吊起他们的胃口和兴趣。好比一个人徒步上楼时,我造了一个自动扶梯。”他说,文艺是很好的教育形式。年轻人喜欢看电视剧,传统纪录片未必有那么大影响力,“师傅领进门”、走一下“捷径”,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另一位B站UP主小温也颇有同感:“对年轻人来说,故事化的历史呈现方式收效最佳。”开头几秒如果不能引人入胜,网友们立马转换频道。有了故事化的包装,更能吸引受众往下看。

此外,讲述者的姿态和视角也十分关键。高高在上的“教育”“知识填鸭”是大忌。年轻人一旦觉得你以一种长辈姿态在“教育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讲述者最好是“平视”的,不是“我懂所以你听我的”,而是“我看到一个好东西分享给你”,更像朋友之间的平等交流。

把网友当朋友,而不是当学生。平等分享,更容易入耳入心。

真实设问,对比思考

东方卫视思政类节目《这就是中国》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属于“网红”。

单条视频《战略纵深、地缘优势让中国能够乘风破浪》获得14.5万的点赞量,《我们为何要建立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获得3300余条评论。节目在B站上的播放量达到4000多万次,评分高达9.1分。《中国北斗 创新前行》《回望伟大的抗美援朝》等多个选题在网络形成热议。

后台数据显示,“80后”、“90后”、高学历、职场人士为主力收视人群。这当然并非偶然。提起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秘诀,导演组认为,节目内容不回避真问题。

比如有一期采访北斗工程师时,节目组提了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对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怎么看?真把问题剖开来,深入讲清楚,反响反而更好。当期节目的后台收到许多留言,大意都是:看得振奋人心,以前觉得西方啥都先进,现在终于感叹我们可以比一比了。

最近几期,节目组前往上海的3所高校进行录制。大学生的提问真实而犀利。比如有一位女生问:“一份东南亚的报告说,他们人均收入低,就是因为文科生太多。我读社会学专业,看了有点难过,是不是文科生就没有前途?”

节目组请的专家回答,东南亚不少大学是商业资本办学,和我们机制不同。不能光看表面,就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能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文科生永远是稀缺的、需要的。

也有人提问:今天提及国家命运,年轻人都很振奋,弹幕常常欢呼,可是提及个人前途,网友们心态各异,如何看待这种对比?

节目组导演说,策划内容时,他们非常重视真实:是不是能够反映当下人们的思考与困惑?是不是能够提供思考的方向?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引导着舆论走向特定的思维定式,让读者在定式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一种使命。

“90后”杨艺涛在英国留学时就关注到节目。留学生自发组建了一个几百人的交流群,可见节目多么受欢迎。留学生群体既知道国内发展节奏迅猛,又感受到国外不少地方原地踏步。鲜明对比之下,他们油然而生对国家命运、全球经济的浓厚兴趣。

杨艺涛留学时就读管理学专业。有一次,他为论文开题,想研究大数据化下的管理模型,但是导师告诉他,这个选题全英国也没有几个教授在研究,基本找不到能够带教的导师。最终他只能换题目。“国内基于数据发展需求所做的大数据方向研究是西方人很难想象的,例如‘双十一’的瞬时数据量在欧洲是不可能出现的。你又如何能让学术研究基于‘想象力’呢?”

2019年,杨艺涛回国工作,从事科技咨询工作。给某省做数字经济的规划项目时,切身感受到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差距,所以节目录制现场,他提问:发达地区的经验能否在中西部落地?

另一位“90后”观众包道广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同样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包道广曾经去西海固支教,见证了电视剧《山海情》里的故事在眼前发生。那时在宁夏,他第一次见到文盲,第一次知道有人年收入不到3000元。去小区敲门做调研时,对方迟迟不敢开门,就怕外面人是来收电费的。

宁夏的扶贫岁月对他的触动非常大,所以他的问题也是关于共享的发展理念。

他们是平视西方的一代人

怎样的党史和思政教育,年轻人喜欢?除了一些大方向上的探索,还有没有一些小操作上的技巧?

B站上共青团中央的官方账号很会玩,它深谙年轻人的心理。比如关于一次火花四溅的两国对话,账号就放了一首歌,《演员》。其余什么都没说,手法高级,受年轻人追捧。《演员》的歌词是:简单点 说话的方式简单点/递进的情绪请省略/你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情节/没意见 我只想看看你怎么圆……

日本宣布即将倾倒核废水时,账号又发了一首歌,《听海》。歌词唱道:写信告诉我今天海是什么颜色/夜夜陪着你的海/心情又如何……听海哭的声音/叹息着谁又被伤了心/却还不清醒……

杨艺涛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名人效应、流行歌曲、谐音梗等,“小技巧”的引流效果十分明显。“00后”们未必迷信权威,然而这种幽默、隐喻、玩梗的方式,会引发他们的好感和兴趣。音视频的方式更直观、高效。“沙盘上的战争”受到欢迎和航拍图这种表达方式息息相关。此外,年轻人的时间在当下忙碌的节奏中切割得比较碎片化,能静下心读书、听讲座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最好的办法,依然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传播。

包道广则认为,年轻人的党史教育、思政教育,首先得关注年轻人正在想什么,围绕需要来生产。

当代年轻人的知识面丰富,认知水平有极大提高。网友们还特别喜欢“找漏洞”。在信息的海洋中,一个浅白的、表面的故事,未必对年轻人有说服力。反而要“浅入深出”,讲清楚背后的道理和逻辑。不能光宣教多么伟大、多么重要。我党我军战无不胜的原因是什么?伟大业绩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学史明理,就得把道理掰开来、揉碎了,讲清楚、讲透彻。如此,对年轻人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关注的重点是温饱问题、经济问题,而40多年后的今天,年轻人更追求有尊严的、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包道广说,党史教育、思政教育放在20年前,也相当受重视,但恐怕不会引起今天那么大的反响。十八大之后,相关书籍、文献、讲座形成热潮,为什么?

“我认为需要变了,年轻人讲究生活品质,开始思考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关系,关心国际格局;有文化自信、寻根的冲动,开始追溯中国自己的历史渊源;有制度自信,发现别人的东西未必都好,认同中国道路。”他说,课堂教育,如果老师自说自话,不针对学生当下所思所想设问、开题、解惑,效果就没那么好。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及,这一代年轻人可能是真正平视西方的一代,对中国模式、中国文化、中国制造等话题,充满热情和自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年轻人的视角,平等交流、深入沟通,一切发自内心,自然水到渠成。(记者 龚丹韵)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