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歪倒不严重的不用管,过几天能自直。这些彻底歪倒的,抓紧扶直培土,玉米能尽快恢复正常生长。”近日,冠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张鲁江跟随局里的“民情书记”服务队队员,来到冠县贾镇宫庄村田间,给村民讲解玉米倒伏管理要点。
“县机关干部‘三遍访’过程中,有村民反映玉米出现倒伏,我们当即收集相关情况,组织农技专家来到问题较重的贾镇开展培训。”张鲁江介绍,他们还整理了玉米种植管理技术意见,下发到各乡镇(街道)农技部门,方便乡镇农业技术员对辖区内农民培训,扩大技术传授覆盖面。
“三遍访”指的是从去年8月中旬开始,聊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的“遍访企业、遍访村居、遍访群众”的行动,围绕干部作风、营商环境、群众满意度“三个提升”目标要求,选派1.5万名机关干部,组建4899个“民情书记”服务队,深入基层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
冠县要求,每个“民情书记”服务队要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能够由个人或单位处理的,做到即知即办;对于一个单位难以处理的,及时上传至“我的聊城”APP中的“三遍访”工作模块,由对口职能部门“接单”协调办理。按照首接负责机制,“民情书记”服务队紧盯问题处理进度,第一时间将问题处置情况向群众反馈。
今年3月以来,聊城市各级各单位学史力行,注重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深入实施“三遍访”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4月20日,聊城市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座谈会暨“三遍访”民生问题攻坚推进会,将前期梳理排查的210件群众关注度高、需求强烈,需要进一步推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任务分派,明确责任时限,强力推动落实。
前不久,聊城开发区希杰食品有限公司门口新设立了公交站牌,获得工友们称赞。原来,聊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东昌近期“遍访企业”时,得知该公司员工众多,但厂区附近公交车站点少,员工上下班非常不方便。聊城开发区管委会立即与聊城公交集团联系,将K332路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满足了企业员工及周边市民出行需要。
近一年来,“一把手”实地“遍访”已经成为常态,广大机关干部沉一线、听民意、解民忧、集民智。莘县县委宣传部在“三遍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新媒体表达意见,便顺势而为,将互联网应急指挥中心、融媒体中心、网格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整合,联建联控,统筹网上网下两条线。“4月22日,我们在网上发现一条《请莘县有关部门都来闻“臭”》的信息,反映伊园新村小区下水道臭水淹没主干道的情况。县互联网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将信息反馈给网格中心,安排网格员现场核实信息,并通知县综合执法局进行现场处置。问题解决后,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发布现场处置过程和结果,得到网民点赞。”莘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敏介绍,从线上发现信息到线下处置完毕,仅用2.5小时。
截至8月2日,聊城机关干部参与“三遍访”40.23万人次,累计走访企业14.5万家次、群众322.76万余户次,收集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看病就医等方面意见建议5.97万余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13万余个。(本报记者 李梦 孙亚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