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人之托

忠人之托

有两个故事表面上看毫无联系,细琢磨却深意相通。

丰子恺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预科,李叔同教他们音乐课。这个年纪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但说也怪,只要踏进教室便有一种无形的庄严感。原因何在?学生们看到,他们的李老师此刻已端坐在讲台上,讲桌上整齐地放着点名册、讲义、授课笔记和几支粉笔。摆放在讲台一侧的教学用钢琴,琴盖已经打开,琴谱已经摆好。黑板上已写好本节课需要讲授的要点以及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东汉光武时期,九江郡虎患成灾,不时出现老虎伤人的惨剧。官府虽“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朝廷提拔上蔡县令宋均为九江郡太守。彼时的九江郡,头等大事就是消灭虎患。消灭虎患有两种思路:一是杀尽所辖区域的老虎;二是让虎与人各安其所互不相扰。想做到前者很难,老虎是长了脚的,九江没有了,别的地方可能就会有,依古代的技术杀不胜杀;做到后者倒是有可能,只是需要花费相当的心血。宋均选择了后者。他一上任,就着手调查虎患情况,然后给所属各县下了一个通告:江淮有猛虎,就如同北方有鸡、猪一样,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必须尊重它们的自然生活,拆掉栅栏、除掉陷阱。放虎归野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改善民众生活,使人不需要与老虎争地。宋均还大力“除削课制”,也就是取消或减少征税。短短几年,宋均治下的九江就“无复虎患”。

这两件事例,内容悬殊,一个说的是老师上课,一个讲的是官员治理虎患,但其核心则一也:老师、官员其实都是受人之所托的特殊职业,老师的“东家”是家长与学生,官员的“东家”是公众。李叔同与宋均的可贵在于,他们将人之所托真正当成一种使命,不吝啬自己的付出,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一个人是否忠人之托,是很不一样的。只把他人托付的事看成一个必须应付的差使,就会在乎自己付出的血汗是否超过了得到的回报,就可能发牢骚、撂挑子。将人之所托当成一种使命,才会用心设计每一个步骤、做好每一项工作,遭受挫折失败时也会及时解决,以使自己无愧于天、无怍于人。

要不负人托,必须有正常的荣誉心。一个人对什么都不在乎,老是一副死狗不怕踩的模样,是不可能将别人的托付当回事的;相反,一个人珍惜荣誉、看重尊严,便可能将该干的事干好。从深处说,要不负人托,更需要担当精神。人之所托,难易有别,做易为之事,可能只需要举手之劳;做难为之事,可能要耗尽数月、数年、数十年的心血,没有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心理准备,估计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受托人。

其实,人一辈子都是在他人之托中生活的。忠人之托,我们也就活出了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