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何解?代表、委员建议

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何解?代表、委员建议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楼内充电导致火灾频发,造成多起严重人员伤亡事故。去年8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同时,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场所。

据交管部门统计,北京市现有300余万辆合规电动自行车。由于配套充电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除了高层建筑仍有市民推车上楼外,一些老旧小区市民飞线充电也屡禁不止。今年北京“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很关注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问题,从建设、推广、运营、管理、执法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2021年5月25日,北太平庄街道师大北路21号院,工作人员把电动车推入电梯,电梯阻车系统会控制电梯停止运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问题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与充电设施数量不匹配

“电动车违规充电难禁问题比较普遍,新建小区好一些,老旧小区问题比较多。”丰台团人大代表施颖秀是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的负责人,因为经常要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她对一些小区内电动车上楼充电的现象感受极深。

“现阶段影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最大问题,就是市民的充电方式不专业,使用规范化的充电桩充电还不是大家的主流选择。”市政协常委宋慰祖认为,限制电动自行车上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问题,首先要尽快补充数量足够的专业充电设施。

“电动自行车由于其价格便宜、速度快、不堵车等优点,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和城市服务标配。”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尚祖国走访发现,相对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目前充电桩数量显著不足,这是造成大量电动车、电池入户充电现象的根本原因。

市政协委员、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朱良在调研后也注意到,“北京的电动自行车有数百万辆,但无论是高层建筑、多层建筑还是老旧小区、胡同平房,都缺乏足够的充电桩,车主在家充电或者在工作场所充电的现象比较普遍。”朱良表示,不论是把电池拿回家充电,还是从家里飞线到楼下充电,都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由此发生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建议1 推广

充电桩要科学选址 引导消除群众顾虑

记者此前走访时发现,目前,北京市的不少小区都陆续建成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不过,由于市民对于这样的设施还不是很了解,往往会有一些抵触情绪。

北京某小区的物业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小区在建设首个充电车棚时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主要是居民都想用充电车棚,但都不想装在自己楼栋前,害怕不安全,尽管我们做了很多的解释,但部分居民依然有抵触情绪,最后我们和社区商量后,只好装在物业的办公室门前了。后来大家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充电方式,顾虑情绪也就消除了,现在我们小区内的第二处充电车棚已经建成,第三处充电车棚也正在规划中。”

这位物业经理遇到的情况并不鲜见,居民对于充电需求和安全顾虑的矛盾是阻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尚祖国表示,目前,市级和区级层面在建设充电桩设施方面的资金补贴力度很大,但由于绝大多数小区未给电动自行车预留充电桩位置,还有市民担心在自家周边设置充电桩有安全隐患,并且电池容易被盗,导致数量增速缓慢。

为此尚祖国建议,一方面要科学合理选址,并在充电桩周边增加必要的防护隔离、防盗监控设施,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消除群众顾虑。另一方面要着力增加工厂、学校、公司单位附近开阔地段充电桩数量,并严格控制充电价格,鼓励群众在工作单位和公共区域充电。

2021年8月27日,朝阳区建东苑社区的一名居民推着婴儿车走过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建议2 建设

打通部门壁垒 解决审批流程长等问题

在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审批涉及部门多,流程较长”,这同样也亟待解决。

宋慰祖认为,建设符合规范的安全充电设施,需要加强部门间协同。解决居民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时遇到的空间不足、无处建设、审批流程长等问题,需要打通属地政府、电网、消防、物业等多部门间的“壁垒”,“劲儿必须往一处使,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各种审批流程,把充电车棚建好。”

建议3 管理

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 须有顶层设计

北京不少小区已经或正在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同时,也通过对电梯加装图像识别监控探头的方式,杜绝推车上楼。通州张家湾镇还试点了为电动车电池植入芯片,在楼道内安装电子围栏,车主若违规携带电动车电池上楼充电,系统将通过声音进行预警,以此避免电动自行车进楼,降低电动车室内火灾发生率。

不过,朱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标准还未能统一。

他发现,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至少有两种类型。一种直接在电动自行车上给电池充电,需要在电动自行车停车位附近有充电桩,为避免现场的充电线拉出来太长,一根充电桩只能给少数几辆车充电。另一种单独给电池充电,可以建设抽屉式充电柜,同时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池充电,现场没有飞线乱拉,但需要占另外的场地,还要建配电、消防设施。

朱良表示,很多小区都在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但规格五花八门,安全措施也不一样,未必全部符合标准。

他认为,要满足北京市几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充电需求,必须有顶层设计,拟定不同的充电方案,规划相应的场地,寻求投资来源,完善消防措施,在社区中落实管理责任。

为此,朱良建议,由相关部门制定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设施网点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制定在社区内和路侧自行车停车区域内设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建设条件、总量布局、安全规范,此外,还需制定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建设标准、规格系列、安全消防要求,指导各区在有条件的居民小区建设集中式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

建议4 运营

打造电动自行车充电产业 完善市场解决充电难困境

“其实,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可以像电动汽车那样,成为一个产业,吸引企业、资本的参与,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市民遇到的实际需求。”市人大代表孟令悦建议,相关企业可以组成联盟,抱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团体标准,提升充电的安全性、兼容性和规范性等安全服务水平,而政府部门则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去年10月,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产业促进联席会成立,从市场、技术、标准、安全等多个维度进行讨论,推动充换电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孟令悦注意到,目前,有一些市民暂时没有养成使用充电桩的习惯,可能也与现阶段充电、换电设施的使用成本较高有关。他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和电费上落实补贴政策。“比如,要给这些充电设施的服务商提供民用电收费标准,而不是三倍价格的商业用电价格,这样市民所需要支付的充电费用才可能降下来。”

同时,他建议政府部门在用地、公共设施的使用上给相关企业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厂商在小区里建设充电桩甚至是智能化的充电车棚,还可以允许厂商在充电桩、充电棚上进行广告展出,以此弥补基础投资的成本,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宋慰祖也建议,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集中推动一些典型区域的解决,形成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比如居住密度大、电动自行车多的住宅小区,快递、外卖从业者集中居住的地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进相关企业参与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给予相关政策上的支持,尽快形成规模,培养企业积极性,缓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困境。”

建议5 执法

加大对违法个人的教育处罚力度

“看得见但是管不了”,这是施颖秀走访了很多小区之后的感受。她与社区和物业人员沟通了解得知,他们对电动车上楼充电的日常管理只能以说服、劝阻为主,既没有强制效力,还常常招致居民的误解。

她认为,电动车充电隐患不绝,既有居民自身的原因,也有执法的问题。一方面,个体对《消防法》缺少敬畏;另一方面,执法部门进入小区执法有一定难度,主观上对直接面对群众也有顾虑。“消防执法部门发现隐患,只针对物业和产权管理单位执法,很少针对个人开出罚单,而管理单位针对违法个人只能忠告、劝说,作用有限。”

应急管理部去年6月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第七款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处罚行为的主体是消防救援机构。

《消防法》第六十条中也有规定,对个人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施颖秀建议,消防执法部门可以借鉴对酒驾的查处,改变只对单位不对个人的工作方式。加大针对违法个人的教育处罚力度,增加个人违法罚款比例。同时,消防人员应该进入小区开展现场执法,与物业、社区、管理单位形成合力,协助社会管理单位加强日常监管。

宋慰祖也提出要加强普法和执法,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要不断细化。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