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每日一习话】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这段话出自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是习近平总书记用通俗的语言对文艺界、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殷殷嘱托,解决了做学问的几个根本问题。

做学问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做学问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我们做学问是为人民著书立说。脱离了人民,任何作品都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价值导向,把个人学术追求同人民需要联系在一起,是做学问的基本要求。

做学问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研究问题。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倾听人民的呼声、感受人民的愿望、感触人民的心跳,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为人民的心愿和意志代言。深入到群众中去,必须热爱人民,用真心、动真情。拆除“心”的围墙,将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做好学问奠定扎实的基础,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做学问要以人民的鉴赏和评判作为最高标准。“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各种评奖、评比不能只有“评委席”,不看“观众席”;各种作品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票房至上”“资本至尊”“娱乐至死”等错误观念会损害人民利益,影响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要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做学问,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欲事立,须是心立。”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紧跟一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理论成果:“面对面”系列读物等有力引导人们更好理解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必由之路》《不朽的马克思》等电视节目好评如潮;在中宣部指导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主题出版类的《百年革命家书》、人文社科类的《数字解读中国:中国的发展坐标与发展成就》等42种受群众喜爱的好书入选。

实践反复证明,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人民的关切,才能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本期特约专家:王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